两毛钱相助,铭记58年!七旬浙江老人再来南宁寻找“李大姐”

2023-10-16     南国早报

原标题:两毛钱相助,铭记58年!七旬浙江老人再来南宁寻找“李大姐”

两毛钱相助,铭记58年!七旬浙江老人再来南宁寻找“李大姐”

2023-10-16 17:46·南国早报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乒宾 巫碧燕

编者按:这是一份被铭记了58年的善举,一份珍藏了58年的感动,一份延续了58年的寻找。如果您有这位李大姐的线索,请联系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新闻热线:0771-5690127,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想见到她,再说一声谢谢,然后告诉她,那名卖冰棒的少年一直在努力地做一个像她一样的好人。”10月4日,75岁的老人李道一又一次从浙江慈溪来到广西南宁,连续多日寻找58年前的南宁公交车售票员李大姐。

10月16日中午,李道一老人在接受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巫碧燕摄

李道一出生于1948年,10岁时随父母定居南宁。少年时期,因为家中经济困难,他常利用暑假帮母亲卖冰棒以补贴家用。那时候,卖冰棒是用大口保温瓶盛装的,300根冰棒一般需要6个保温瓶,约有20公斤重,他用一根扁担挑着,沿街叫卖。为了能多赚一点钱,每逢星期六晚上,李道一都要批发300根冰棒,乘公交车到离市中心10余公里的南宁冶矿厂露天电影场叫卖。

1965年夏季的一天傍晚,李道一刚把冰棒挑到电影场,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一直到电影散场都没停歇。由于天气转凉,冰棒才卖出几根。将近晚上10时,他挑起沉甸甸的担子去赶最后一班回城的公交车。

李道一回忆说,那一趟末班车上没有别的乘客,只有前后车门站着一胖一瘦两名女售票员。他从后门上的车,刚坐下,瘦一点的售票员前来售票,说连6个冰棒瓶带人要买2角钱的车票,因他过去购票只要1角钱,加上年少气盛不懂事,便与对方理论起来,甚至赌气要下车步行。正当售票员招呼驾驶员停车之际,前门那名稍胖的售票员阻止了驾驶员的停车之举,她从裤袋里掏出钱包,数出2角钱,说:“天那么黑,又下着大雨,离城有20多里路,不太安全,就别让他下车了,这票我来替他买了吧!”

瘦个子售票员愣住了,李道一也呆住了,他和这名售票员素不相识。下车时,他将车票钱还给那名售票员,对方却执意不肯收。后来,他乘坐这路公交车时还遇见过她几次,只知道她也姓李,比他年长两三岁。每提及此事,她总是淡淡一笑,说“没事”。他本想问她的名字,由于腼腆没敢问。

1969年,李道一回浙江慈溪插队落户,就失去了跟她见面的机会。李道一说:“我牢记着这名可敬的售票员大姐,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影响了我的一生。”回到浙江后,他上了大学,成为国家干部,后来又成为一名作家。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像李大姐一样的好人,还把这段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书《道一论道》里,并举办了约500场公益讲座,希望通过写书和公益讲座的方式,让这种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

近年来,李道一经常回南宁看望妹妹一家,每次回来,他都去那路公交车寻找李大姐,甚至还去过南宁公交公司询问,但因为年代久远,李大姐早已退休,他又说不出对方的名字,几次寻找均未得到有效线索。

岁月匆匆,一晃数十年过去了。10月16日,李道一向记者回忆起李大姐的模样——中等个子、方脸、短发、南宁口音,1965年是津头—大树脚—冶矿厂公交线路的售票员。李道一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当面对她道一声‘谢谢你’,是她让我学会了做人,我的人生观就是在她的影响下树立起来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胡志伟 吴思思

校对:麦雪莉

责编:杨波

审核:刘飞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8db0d2d3d24eecb3d8c7bcbfb740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