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广佛线后通段提前一年通车

2022-03-05   广州日报

原标题:用“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广佛线后通段提前一年通车

2022年“3·5”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任青山获评广东省第八批岗位学雷锋标兵。今年36岁的他,以“钉钉子精神”钻研工程业务,令广佛线后通段提前一年多实现全线开通,以“求实创新”提速工程建设,他负责的番禺客运站成为2018年六条新线动工以来首座封顶的车站。任青山还多次获得广州地铁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蓝衣者为任青山

广佛线后通段:调转方向挖隧道,节省至少一年多

广佛线是国内首条全地下城际地铁,首通段(魁奇路-西塱)早在2010年底便已开通。后通段(西塱-沥滘)的通车时间却一再推迟,原因是沥滘站拆迁受阻,导致车站及挖隧道的盾构机迟迟无法施工。

“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沥滘站。”面对难题,任青山发挥“钉钉子精神”,持续优化方案。原计划盾构机从沥滘站始发,向南洲站掘进。他提出改至南洲站进行盾构始发,这就不再受制于沥滘拆迁,化被动为主动,可极大节约施工时间。

但是,南洲站本身设计时并非盾构始发站,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海珠客运站近在咫尺。盾构始发需要先摸清地下哪里有暗桩,然而由于相关的工程已经“历史久远”,为了找到这些老资料,任青山还到市政设计院、广州城建档案馆等单位协调查阅,最终形成最优施工方案。南洲至沥滘的盾构于2014年始发,为全线开通节省了至少一年多的时间。

2016年,沥滘站建设取得突破,终于可以动工。任青山发现,车站附近的村道狭窄坑洼,就带着工人连夜平整道路,村里的排水管道常年堵塞,就和工人们逐个排查排水井及管网并帮助疏通,每逢过年过节,他和项目部人员上门为困难村民送上生活必需用品。日久见人心,长期为村民排忧解难,村民们更加支持地铁建设,让沥滘站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2018年,广佛线实现了全线开通目标,为广佛同城以及大湾区建设提速。

三号线东延段:优化工法减少扰民,率先实现首站封顶

啃完广佛线的硬骨头,任青山的下一个项目是三号线东延段。线路从番禺广场到海傍站,9.6公里,一共4座车站。施工需要进行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前期准备工作,不可避免地伴随噪音和出行不便的“阵痛”。

为了取得周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任青山和参建单位到邻近的颐养院、医院和中小学校等单位,定期开展爱心活动。“比如我们到养老院,和长者们聊聊天、送些生活用品,他们开心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地铁的认同感。”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三号线东延段全线站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具备了动工条件。

同时,三号线东延段还从源头上减少干扰。全线首个正式开工的工点番番区间(番禺广场-番禺客运站),部分采取了“管线下沉”迁改的办法,减少大范围开挖迁改,番禺客运站通过分段围蔽、分段疏解的措施,尽量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针对线路盾构施工重难点,任青山提出指导意见,在全线推广使用盾构钢套筒始发接收技术,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在工程建设风险较大及施工困难的区域,无论节假日还是晚上,任青山都坚持带头值班,有效地化解风险。三号线东延段的番禺客运站成为2018年广州地铁六条新线动工以来首座封顶的车站,为该线早日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温美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