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T021,听见她们的声音

2023-11-17     ELLE世界时装之苑

原标题:在ART021,听见她们的声音

2023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这一现象是否证明女性艺术家在整个艺术市场中的分量逐渐上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回归华人和华人艺术行业,是否也在呈现相同的趋势?从刚刚在上周末闭幕的本土博览会ART021来看,自2013年创立以来,ART021一直专注于本土画廊的相互支持,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十年。我们是否可以借此与艺术行业的华人女性一起探索和思考目前这个热议的话题。本文我们邀请到刚刚参与了ART021博览会的四位优秀的华人女性,她们来自艺术行业,但在其中承担着不同的职业身份,以及她们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之中。通过与她们的对话,我们希望能够从她们的感受和观察中窥探到一些有趣的见解。

周力,她是一位在当代艺术行业备受瞩目的艺术家,最近在ART'N DIOR展览中再次成为焦点。她带来她的作品《桃花源》参与了展览的关键回顾展《MISS DIOR我之所见》。Miss Dior为灵感,选择粉色作为主色调,强调女性坚韧和韧性。此外,她在ART021与保时捷合作的评选中担任评委,为年轻艺术家提供支持和指导,强调了对年轻艺术创作的激励。

艺术家周力作品《桃花源-迪奥小姐》于“MISS DIOR 我之所见”展览现场“迪奥与艺术”上海展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2023年11月9日至11月12日,摄影:Boris Shiu @AGENT PAY

周力在ART021开展期间,还带来了以自己的作品“自画像”系列为启发的限量镜面装置“蒙娜丽莎”。 这一作品通过灯带轮廓和镜面的结合,反应了她多年创作中对自我辨认的凝结。作品既通往内心之镜又向外观看,体现了“自我”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万物的彼此观望。这也恰好联系了她和我们的采访。

艺术家周力作品《蒙娜丽莎》

亮相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在采访中,周力分享了她在生活和创作中的抉择,展现了她面对选择和困境时的坚韧和决心。在职业生涯中,周力认为女性在艺术市场中仍然面临复杂的壁垒,但她强调了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她在生育后重新回到创作,并倡导平等和个体努力的重要性。她的经验和期望为年轻女性艺术家提供了启示,鼓励她们保持自我意识和坚定,追随内心的热爱。

*以下为ELLE对艺术家周力的专访:

周力老师您好,我们可以先聊一下您在ART021展览中的这件作品吗?

疫情三年我创作了三个系列,它们的主色调分别是绿色、粉色和蓝色。这次选择粉色和迪奥小姐的原型有关。她意志顽强,经历了许多困境和磨难,最终在自己的花园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实现了自我,回归了本源。在我的创作里,粉色最早源自婴儿的皮肤,后来转变为各种意象。粉色不一定是女性的象征,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它也可以是所有人人的爱与希望。

艺术家周力及作品《桃花源-迪奥小姐》在深圳工作室

近年来,全球女性艺术家呈现出崛起的趋势。作为一位华人艺术家,你认为那你能够为这一趋势提供哪些独特的见解或经验?

现在女性艺术家崛起的声音如此高涨,相当程度上是对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长期存在的深刻的性别歧视的反应。男女平权的实现任重道远,一些讨论本身的固有逻辑也需要被改变,比如女性会被问到如何兼顾职业与家庭的问题,但是,男性就不会被问同样的问题,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家庭依然是女性一方的责任。于是,问题本身就成了问题。

平权的实现,或许要回归到人而非身份的角度来讨论。一个健康的社会和文化是要给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这需要更加具体的个人在具体的环境中逐渐改变。在追求艺术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增加或减少。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认为女性在艺术市场中是否仍然面临壁垒?如果是,这些壁垒具体是什么?

实际上,这种壁垒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涵盖了从艺术家身份认同、作品价值评估到市场运作等多个环节。无论是哪个具体的环节都可能会遇到问题,就好比你知道电脑一定会出问题,但不知道会是哪里。所以我不太愿意特别强调女性应该如何,我更倾向于讨论每个人应该如何。

就像我刚刚一直在说,我在强调的是人的层面。比如粉色,虽然用得较多的可能是女性,但现在男性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我认为从人自身的这个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会更为深远。艺术创作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打破壁垒的过程,而我们在面对社会文化中的问题时,也应该有相似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你在接触年轻的艺术家和学生,特别是女性的群体时,你认为哪方面的经验是你急迫想分享的?

中国女性艺术家在面临身份挑战方面其实和其他行业一样,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漫长的努力。在应对周围的各种限制和压力时,我希望她们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保持信念,敢于表达自己。

回到这次ART021,你觉得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或者从个人的体验上,这一次有什么特别的分享吗?

这次展览和活动为全球艺术行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显示了上海的活力。有200多个展览同时在上海开幕,是寂静三年后的报复性热闹。

此外,ART021连续多年联合保时捷举办保时捷青年艺术家评选,对于帮助年轻艺术家是有积极作用的。奖项是鼓励与肯定,对于年轻艺术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也许就能激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

参与评奖是宝贵的经历,

但艺术的奖杯最终是由艺术家自己创造。

祝愿大家都找到自己的道路,

不断成长,越来越好。

艺术家周力给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寄语

在过去这段时间,在自己的领域,你觉得有哪些成就令人瞩目或经历值得分享,与读者一起庆祝的吗?

没有成就,我喜欢再老点再回顾。目前我自己比较骄傲的一点是,我因为选择生育而导致创作停滞,经历了艰难的回归过程。这或许是我目前经历的最大挑战。

你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业界得到哪方面的关注,希望被讨论的方向是什么,对自己接下来有什么期待?

我的创作主要源自生活,通过这个语言也许能偶遇到那些有共鸣的人。讨论是别人的事,我理解并非每个人都会认同我的创作,而我也并没有在追求这一点。对未来的期待就是可以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创作下去。

简策作为第二位受访者,刚刚与合作的画廊空白空间参与了ART021博览会。在ART021展览后,她对上海的艺术市场感到惊喜。因此对于未来的艺术市场发展,她保持观望态度但充满信心。出生于中国但成长并主要生活在德国的简策,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时也结合了她多元的文化背景。在采访中,她也分享了她目前正在探索的创作主题,她对此充满了期待。惊喜的是,简策作为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在女性身份上,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以下为ELLE对艺术家简策的专访:

简策你好,观察到在你的绘画作品中,有很多机械感的造型或有关现代科技和工业机器人的启发,能否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受到这一灵感的影响,以及它是如何转化为你作品中的具体元素的?

我在汉诺威博览会看到机械臂的展示后深受启发,它们给我一种未来生物的感觉。我开始思考机械臂与非人类生物的关系,思考它们是我们之上或之下。机械臂精确而高效,在工厂中展现出优越性,他们能够超越人类去完成一些非常精确的任务,但在另一方面,人体是远超越机器人的。这形成一种非常吸引我的矛盾关系。

通过绘画,我以虚拟和非逻辑的方式表达机械身体的结构和逻辑性,挑战绘画与机械的矛盾。因为绘画是不精确的工具,结合人体有机的特性,我在画面中让机械零件和身体元素生长运动,创造独特的视觉体验。而且我的作品尺幅很大,我希望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简策于空白空间的最新个展“怪兽之腹”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斯芬克斯I Sphinx I,2023

布面丙烯,油漆,马克笔,粉笔,蜡笔

acrylic, enamel, marker, crayon, oil pastel on canvas,200×160 cm×2

斯芬克斯II Sphinx II,2023

布面丙烯,喷漆,马克笔,粉笔,蜡笔

acrylic, spray paint, marker, crayon, oil pastel on canvas,200×160 cm×2

海德拉 Hydra,2022

布面丙烯,喷漆,马克笔,彩铅,蜡笔

acrylic, spray paint, marker, colored pencil, oil pastel on canvas,200×160 cm×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作品中,你选择难以辨识的身体局部和明亮色彩。这些元素在作品中有什么明确的意图吗?或者说它们代表了什么?

我是希望用色彩在绘画里面制造出一个现实来。

在创作过程中,我不仅采用了机械的造型,还结合了生物界的动物标本。这些标本记录着各种动物类型,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形态学。我将这些元素与机械零件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混合的方法。在颜色的选择上,由于我不想模仿标本的静态感,我只是从中获取信息,比如结构和质感,然后赋予它们更奇幻、超自然的审美。另外,机械通常呈现出理性的审美,色彩单调,但我希望赋予它们活力,让它们看起来像活物。

我们想象变色龙、鱼、青蛙等动物的色彩,这种挑战性的色彩可能看起来很不自然,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给人一种奇异而有吸引力的感觉。在绘画中,我想运用这些色彩塑造结构和立体感,使身体在画面中呈现三维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之间创造出对比从而营造超自然的氛围。

通过观察动物和历史标本,我发现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有一种陌生感,这种构建在我们已知的基础上但并不完全接触得到的事实。颜色在这里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它不仅是绘画的语言,还是传达信息和制造神秘感的手段。我希望我的的绘画可以创造一个奇幻而超自然的现实。

她 Her,2023,布面丙烯,喷漆,马克笔,粉笔,蜡笔

acrylic, spray paint, marker, crayon, oil pastel on canvas,250×230 cm×2

从作品的标题和表现形式中,你的作品还你借鉴了希腊神话元素,如斯芬克斯和九头怪兽,这些元素对你的作品有何影响,展现何种象征?

这个问题实际上与之前我们讨论的假身体和混合体非常相关。我从小就喜欢希腊神话,所以我对希腊神话非常熟悉,能够叫出里面各种怪兽的名字。神话中的怪兽一直延续到现代文化,包括在好莱坞大片中你也能看到各种怪兽的造型和命名,其中很多都源自希腊神话。

比如斯芬克斯,虽然起源于埃及,但在希腊,她转变成了一个女性怪兽,呈现出的是一个美丽而邪恶的女性形象。这种转变让我觉得很有趣,为什么原本正面的神话人物会被描绘成邪恶与危险的女性特质的怪兽。在希腊文化中,还有吉娜和涅墨西斯等,它们都是被定位为女性怪兽的形象,常常被男性英雄挑战。这些怪兽在历史中被描述为被打败或被杀死的对象,这个角度,这种情节让我很感兴趣。

说到怪兽作为混合体的身体,我觉得它与之前我绘画中的机械臂和其他生物混合的概念有一些相似。它是一种无法被明确定位的存在,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物种。它是一个奇幻的、狂野的身体,既有人的一面,也让人感到恐怖,因此被称为怪兽。由于无法理解它的异类特性而称之为怪兽,或者说"the monster tells more about the people who make the monster than the monster themselves",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人对不了解的和不熟悉的事物的歧视。我对这些怪兽的好奇心让我特别想研究和探索一下。当我们谈到未来的身体时,我希望能够从人的身体中脱离出来,这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怪兽的身体不是我的关注点。相反,我给我的作品起名为斯芬克斯,因为它的名字是一个象征,象征希腊文化中斯芬克斯的神秘,拥有吸引力又令人恐惧的象征意义。因为这一系列也在探索机械臂和混合身体的概念,同时探讨了神秘、吸引和恐惧的元素。

斯芬克斯 (3) Sphinx (3),2022

布面丙烯,喷漆,马克笔,蜡笔

acrylic, spray paint, marker, oil pastelon canvas,220x200 cm

近年来,全球女性艺术家呈现出崛起的趋势。作为一位华人艺术家,你认为那你能够为这一趋势提供哪些独特的见解或经验?

因为我在德国长大,完成学业后我一开始先是在德国进行了几次展览。后来,在2010年的时候,我开始与中国的空白空间合作,至今也已经有13年了。说实话,可能因为空白的老板和团队都以女性为主,我个人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的对待。他们一直对女性艺术家非常支持和开明。

然而,我当然会观察到中西方都有的现象,比如在大型展览、美术馆、艺术市场和私人收藏中,女性艺术家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少。尽管如今90后的女性艺术家可能非常红火,作品销售得很好,但我不确定这种情况是否会持久。我是说在学术领域,女性艺术家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市场对年轻女性艺术家的关注是好事,画廊和收藏家的支持也是值得高兴的。然而,我认为我们需要更长远的观察和要求。不仅仅是关注在刚刚崭露头角和市场表现良好的这几年,而是要求机构、策展人和收藏家持续关注女性艺术家。在西方,美术馆是否收藏你的作品,学术界是否进行深度研究,撰写文章,进行讨论,这对你的作品有着非同寻常的认可。

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要在当代艺术领域获得长期的影响力可能相对困难。与许多男性相比,她们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UCCA Edge“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Installation view of "Painting Unsettled" at UCCA Edge,Courtesy 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认为女性在艺术行业中是否仍然面临壁垒?如果是,这些壁垒具体是什么?

我认为,尽管女性在社会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艺术领域仍然存在性别差异和障碍,需要双方的努力来推动变革。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权力结构。例如,当在大学或艺术学院在招聘新教授时,如果所有的教授都是一些年长的白人男性,那么年轻女性艺术家很难被接纳。如果权力结构没有变化,就需要从上面发起变革。就像爬山一样,你需要有人在顶上支持你,否则很难自下而上获得成功。这种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方式在男性圈子里很普遍,即使女性艺术家或者女性想加入,也很难被纳入到圈子里。在亚洲,这种性别隔阂可能更加明显。

在德国,我参与了一个艺术的社群,其中包括画廊从业者、策展人、作家、艺术史研究者和艺术家。我们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的群体,通过这个网络,我们可以相互推荐女性艺术家和写作者。这种网络可能是非常简单的概念,但在柏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在我还没有生孩子之前曾经有被问到过,我之后打不打算生孩子这类的问题。可能在大部分人看来,女性艺术家会被要求兼顾职业和家庭,这是一种挑战。而这种压力在男性艺术家身上可能没有那么强烈,起码没有人会想到问男性艺术家这个问题。但我想说,在这个时代,女性已经证明她们可以在事业和家庭中都能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摆脱这些过时的想法。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空白空间展位

我们回到说你今年再次参与ART021,你自己觉得说作为参展的艺术家以及作为观众,这一次在上海的艺术市场,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分享的?

我对这次来上海参与ART021有些惊讶,今年春天因为UCCA Edge展览时我到访上海,那时候我感觉上海虽然不能说冷清,但比我记忆中要安静。今年秋天回来ART021,感觉上海非常热闹,超出了我之前的想象。大家似乎重新找到了之前的状态和感觉,让我感到很高兴。

而对于艺术市场的发展,我觉得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国,在其他国家和欧洲也都不是很好。所以我现在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看看市场会怎样发展。不过,这一次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大家能够重新找到之前的氛围。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对自己的期待,或者下一步的计划?

我觉得还是我的这个主题,涉及未来身体、乌托邦式身体和机械之间的混合,以及形态的创造。我认为围绕题材在绘画中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继续深入讨论,虽然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简练的表达方式,但由于这个主题的复杂性,我有时很难确定我想要强调的方面。我希望在未来的作品中能够继续扩展这个主题,找到新的亮点,呈现更加精彩的作品,尤其是尺寸可能会更大,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大尺寸的表达。

最后,可以分享一件你希望大家一起为你庆祝的成就或经历吗?和你一起庆祝你在这个行业的努力。

我觉得应该是我的这个机械臂怪兽的系列。自从去年开始创作斯芬克斯和机械臂怪兽系列,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为我在绘画领域探索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这让我充满兴趣,想要深入挖掘更多,非常期待接下来的作品。而且今年在UCCA Edge展出的机会,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的美术机构进行展览,而且可以和其他这么优秀的艺术家们一起呈现作品。UCCA Edge的这个展览,算是第一次尝试展出我的这个新绘画系列。目前我在空白空间有一个正在进行的个展,将持续到11月25日。这个展览是对这个系列深入尝试的延续。

第三位受访者是Sammi Liu,她在北京和伦敦经营Tabula Rasa 画廊,同时运营名叫“艺术有读”的播客。虽然Tabula Rasa 画廊自2016年以来一直参与ART021博览会,但疫情后的今年,是Sammi首次回到上海亲自参与。她分享了本次在上海艺术市场的热闹场景,指出今年的博览会和展览同时举办的就多达200多个。而她自己这一次也带来了两个项目,除了在ART021博览会上展示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外,画廊在外滩为女性艺术家苑瑗策划了一个pop-up的个展。

Tabula Rasa 画廊

于2023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除此之外,在采访中,她还分享了她这些年在欧洲市场的观察和经验。对于西方成长的90后华人艺术家,Sammi认为这一代更注重个体经验和知识,而不刻意强调与中国相关的主题。她观察到亚裔身份在艺术市场中成为政治正确的加分项,画廊们普遍希望在项目中呈现多元性。最后,Sammi分享了作为画廊主和母亲的成就,强调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的可行性。

*以下为ELLE对艺术家刘亦嫄的专访:

我们先从ART021开始吧,请问这是Tabula Rasa第几次参与021的博览会?

好多年了,我想我们是在2016年第一次参加的,除了2022年没有之外,今年是我们第七次参展。

你觉得这一次的感受跟以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本人,其实疫情的两年就是最火的两年,2020年,2021年我们不在现场,都是我同事在说,火爆程度惊人,我其实是没有赶上的。而我这一次感觉其实是跟我上一次来上海,也就是4年前,19年的时候差不多。从销售角度和整体艺术的氛围来说,我觉得今年上海非常卷,这一个星期之内就有200多个展览和活动,

我记得因为我们还同时做了一个pop-up的展览,同一天有30多个展览开幕,前一天有50多个展览开幕。藏家都说因为展览太多了,还切在全城各个地方,根本就跑不过来。所以我这一次的印象就感觉说,上海的热闹程度和这个活动的数量还是非常惊人的,跟我19年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ART021的话也是只能跟我上一次来那一届比,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那时候展商的数量,我觉得可能只有现在的2/3,今年展商多了很多。而且19年来的时候,楼下是没有开放的,现在很多展区时以前没有的。

你这一次带来了哪些作品吗?就是哪些艺术家和作品?

这次我们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在外滩租的一个空间,为我们的女性艺术家艺术家苑瑗做了一个个展,是完全的pop-up展览。这个展览将会持续到11月19日,所以过两天我还要飞回上海,看一下展览的进展。在ART021博览会现场,我们基本上带了一半的中国艺术家和一半的西方艺术家。

苑瑗个展展览现场

双眼,布⾯油画,80x140cm,2023

在你的经验中,你是否注意到女性画廊主和藏家或特别支持和促进女性艺术家的职业发展?

我觉得女性的画廊主在经营层面上更愿意与其他画廊合作,共同代理一些艺术家。我觉得这在男性画廊主身上稍微少看到的。比如伦敦女性画廊主Vanessa Carlos构想的Condo项目,就会邀请其他画廊一起在其他的空间做展览。Sadie Coles HQ也是一位女性画廊主,一直以来,他们会把画廊的一部分空间去邀请其他小规模的画廊来做展览。

我自己的观察是,我觉得女性画廊主更愿意去推动这些合作性的项目或展览。我最近正在看一本书叫《Commercial Gallery:Bricks, Clicks and the Digital Future (Hot Topics in the Art World)》,它里面讲到,过去十年亿万富翁的数量其实是在增长的,但艺术市场的总销售额并没有显著增长,反而是奢侈品行业在过去10年里取得了明显的增长。比如Condo这个项目,女性画廊主愿意一起合作,将市场做得更大,这是一个积极的表现。通过合作,画廊可以共同努力,争取更多客户,有利于和奢侈品市场竞争。

除此之外,女性藏家在过去两年里明显增加。根据最新的艺术市场报告,男女藏家的比例几乎是一半一半,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人群变得更加多样化。女性藏家对艺术品的喜好可能与男性不同,因此女性艺术家在市场上可能会有上升的趋势。我认为其中的区别在于,例如一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可能具有更多细腻的点和独特的角度,她们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向。女性藏家更容易与这种类型的作品产生共鸣,因此她们更愿意支持这样的女性艺术家。选择支持这类女性艺术家可以带来许多机会,包括更好的销售和更多的曝光机会,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响。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认为女性在艺术市场中是否仍然面临壁垒?如果是,这些壁垒具体是什么?

刚开始做画廊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些艺术家会被问到是否生过孩子,这种问题通常不太会问男性艺术家。我当时感到很吃惊,因为我认为这个问题有点奇怪,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标准。他们解释说,女性艺术家一旦生了孩子,创作速度就会变慢,时间也会更多地分配到家庭,这对她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

你自己在运营的电台“艺术有读”中,也讨论了艺术市场,华人艺术家,女性艺术家的,其中有一期名为,‘西方长大的90后华人艺术家,她们的命运是什么?’,由于你目前也是伦敦和北京两地运营画廊,或许我们可以聊一聊你的观察?

现在在西方成长起来的亚裔年轻一代,与我们之前的留学生有很大不同。以前,大多数人是在上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出国留学,而现在有很多人在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时就出国了。因此,他们的一半生命可能都是在西方度过的。

这一代人的身份认同与我们80后、70后出国留学的人不同,他们可能没有强烈的中国身份认同,而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世界公民。他们可以流利地说中文和英文,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成为国际人。由此带来的好处是,他们可能没有太多文化身份的负担。

在创作中,他们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到的知识,而不是刻意强调与中国相关的主题或符号。当别人将他们定义为中国艺术家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诧异,认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类,这种态度也相当强烈。

此外,在西方政治正确的潮流中,亚裔身份成为一种加分项,特别是在市场上。现在每个画廊都需要一个亚裔艺术家,这成为一个政治正确的要求。以前可能亚裔身份是一个减分项,在大画廊中难以看到这样的背景,但现在变成了一个加分项。因为追求政治正确,画廊们希望在他们的项目中有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愿意纳入亚裔艺术家作为多元性的一部分。这个现象也是我觉得这几年因为政治正确的因素而产生的。

Art Is Poison“艺术有读”是由两位艺术从业人员主持的艺术读书播客节目。双周更新。

在过去这段时间,在自己的领域,你觉得有哪些成就令人瞩目或经历值得分享,与读者一起庆祝的吗?

那就是,我生了一个孩子。我很骄傲的是无论拥有怎样的身份,生了孩子后,依然可以平衡好工作和生活,不必将它看作是一种负担。我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最后一位受访者是洛杉矶Make Room画廊的年轻创始人Emilia Yin,年轻且富有活力。她成功在洛杉矶塑造了Make Room的独特艺术风格,画廊在短短几年收获颇丰。采访中,我们回顾了Emilia在2021年策划的“My Secret Garden”展览,她分享了对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深刻见解,强调性别仅是创作的一小部分。作为画廊主,她也表达了对女性画廊主和藏家的敬佩。在过去的一年中,Make Room画廊迎来了五周年庆典,Emilia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藏家和机构深入合作,推动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为艺术家搭建更多联系。

*以下为ELLE对艺术家殷慧倩的专访:

这是你第几次参与ART021?这次参与有什么感受?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ART021,作为一个年轻的国际画廊第一次参加中国本土的艺博会,对我们来说是很特别的体验。这一次经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力量。通过这个机会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藏家,也让我们之前在疫情时期只能通过线上了解的藏家、机构、还有一直以来关注画廊的朋友们建立了更深的联系。这让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在2021年,你曾参与策划了名为‘My Secret Garden’的展览,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23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你看来,这些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她们的独特性?

“我的秘密花园”汇集了一群我身边极具代表性和富有生命力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的艺术实践从不同角度构成了伏尔泰“照料花园”的要素,同时也从批判性的视角,来审视女性在居家环境中超越传统框架的存在,包括对花园的照料和传统认知里的家务劳动等。这个展览将柳贵美(Guimi You)、袁野(Yuri Yuan)、希拉里·佩西斯(Hilary Pecis)、 伊莎贝尔·阿尔布科克(Isabelle Albuquerque)、欧阳凯丽(Catalina Ouyang)等众多艺术家的不同媒介作品放在一起形成多元有机的对话,也为我们提供了在未知时代里开启充满创造的世界之钥。

《My Secret Garden》展览现场

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区别于男性,反映了独特的性别议题?是否有一些具体的作品或元素可以突显这一点(或许有艺术家是参与了展览并且你也将她的作品带到了ART021)?

我认为这样的区分有点过于简单化了。与我合作的女性艺术家分别拥有不同的兴趣与创作方式,每位艺术家的创作也都是基于自己独特的身份和经历,性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将于二月在洛杉矶 Make Room 画廊举办朴映敏(Youngmin Park)的展览探讨的是男性、女性以及动物之间的权力动态。正在画廊展出至12月2日的柳贵美的绘画创作,讲述的是她与儿子之间的共同经历,而性别只是她探索这种关系的众多视角之一。

Youngmin Park, I feel safe now, 2022亚麻油彩

18 x 18 英寸,45.72 x 45.72 厘米

Youngmin Park, Track, 2022亚麻油彩

40 x 24 英寸,101.60 x 60.96 厘米

作为策展人以及Make Room 画廊主,你是否认为华人女性画廊主和藏家也对艺术市场的动态产生了影响?你是否认同女性在艺术市场中仍存在壁垒,从艺术家和其他从业者的角度?

每个画廊主都有自己的愿景,但我认为包括江馨玲(Lorraine Kiang)和李琳在内的女性艺术经纪人和藏家正在改变艺术市场的本质,他们通过推广富有挑战性的艺术家来拓宽观众对当代艺术收藏可能性的认知。在洛杉矶 Make Room画廊,我优先关注新兴艺术家,和可能被忽视的职业生涯更长的艺术家。当我展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时,或者当收藏家买下他们的作品时,其中产生的影响会超越展览本身,因为正是这些尝试开启了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的联结,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联结,也是其他方方面面的。搭建这些桥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不只是艺术行业,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女性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但我坚持从为不同性别的人创造机会和途径的工作中寻找启发和改变。我每天都被艺术行业中的女性所启发,尤其是像美国藏家Lauren Taschen和这样专注于支持女性艺术家的收藏家,以及中国台湾藏家叶晓甄,有建筑背景出身的她全力支持我们极具时代感却又很经典的观念艺术作品。我也期待未来这个行业能不断自我审视和打破对女性艺术家的从业者的偏见。

在你的经验中,你是否注意到女性画廊主和藏家如何支持和促进女性艺术家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华人女性藏家等对其的影响。是否可以分享一些项目或展览,表现出这种支持?

是的,我很幸运能成为这个画廊从业者和收藏家群体中的一员,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而努力,那就是让更多的女性进入这些长期由男性主导的领域。对我来说,我关注的不仅仅是女性艺术家,也包括旅居全球的亚裔女性艺术家。我致力于为像袁野这样的艺术家提供平台,她出生在中国,靠近俄罗斯边境,成长于新加坡,随后移居美国。我也很钦佩李琳通过“想象力学实验室(一个致力于培养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想象力的非营利空间)”为扶持新兴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另一位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性藏家是Asymmetry Art Foundation的创始人杜妍,她的基金会致力于为亚洲策展新人提供支持,同时提高西方对亚洲、特别是中国艺术的认识。

Make Room

于2023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回到您当时参与策划的展览,“我的秘密花园”指的是艺术家在私人创作中的无声革命,从这个术语出发,我们是否能有更多的延伸讨论?

这个标题源自伏尔泰的《老实人》。在这部讽刺小说中,伏尔泰呼吁读者去优先“开垦自己的花园”,即便社会在分崩离析。起初,人们将此解读为自私自利的做法。但“我的秘密花园”探讨的是,对于私人领域的打理不仅具有力量,并且对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在 23 位艺术家的创作中,我们能看到女性对自己和所属社群的关注,这些地方往往是我们的行为产生最大影响的地方,而这些行为又会产生反响,影响着外界。

过去一年中,在自身的艺术领域,有哪些成就令人瞩目或经历值得分享?

即将过去的2023年对于Make Room和我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一年,我们在今年2月洛杉矶弗里兹艺术博览会期间在好莱坞揭幕了一个近500平米的画廊空间,首次参加了洛杉矶弗里兹艺术博览会,并庆祝了画廊的5岁生日。同时,我画廊代理的艺术家被多个美术馆基金会收藏,和入选多个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这些对于一个5岁的画廊来说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也很开心我们在做的事情和代理的艺术家被关注和看到。

Make Room在好莱坞揭幕的全新画廊空间

对于未来,你希望如何推动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的发展?

我希望能继续和我欣赏的艺术家一起坚持做有意义的展览和项目,推动和挑战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观众对艺术和美的认知。我也期待和更多志同道合的藏家和机构更深入地合作,从艺术出发打开更多新的可能和对话。

Make Room洛杉矶好莱坞空间正在展出柳贵美(Guimi You)个展。图片致谢Make Room创造社

采访结束,令人惊讶的是,在四位受访女性中,三位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女性生育对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或市场价值提出的挑战。然而,她们都成功地克服了这个阶段的疑虑,展现了她们的能力。但同时,另一个问题的显露也值得再反思和警醒,那就是,或许当我们讨论女性艺术家崛起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那些特别年轻的女性艺术家,她们正处在一切都是新的,拥有大量未知的时间来创造可能性的时期。

根据Artsy今年三月发表的一篇关于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上的现状的文章,2022年拍卖市场去年创造了110亿美元价值,其中男性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97亿美元,而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仅占10亿美元。在拍卖售出的最昂贵的500件艺术品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占50件,在前100件中,仅有2件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与这一结果两相比较,不禁想到采访中,我们的受访者或多或少提到在女性艺术家面临生育时,市场和藏家开始对其的创作和作品价值提出的疑虑,似乎这是直接导致她们的创作和作品价值停滞的原因。但或许,这只是女性艺术家作品价值被远远低估的一个可见性的理由。

最后,希望这篇内容能够为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带来一些鼓励。

监制:舒朕萌

采访、撰稿:文奇(往往)

编辑:Anson

运营:Cheryl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特别鸣谢ART021对此报道的支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7ffe314c2cc0c5ccc94befb17fae2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