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公安打造“侦查打击平台+侦查员”模式 为基层打击办案提供全局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2023-12-19     海淀公安

原标题:海淀公安打造“侦查打击平台+侦查员”模式 为基层打击办案提供全局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海淀公安打造“侦查打击平台+侦查员”模式 为基层打击办案提供全局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分局侦查打击平台有效解决了侦查责权不明、任务分配不均、侦查资源手段不集中、支撑基层不解渴的问题,让侦查活动更加规范,让一代代侦查员多年积累的侦查经验得到传承。”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侦查打击平台,一股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平台牵头建设单位、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李伟一边介绍平台建设理念,一边讲述平台各功能分区的职责任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这为公安机关科技赋能提供了丰富选项。数字转型,创新引领。如何利用好大数据信息化这一强大引擎,来驱动新时代公安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既是时代要求,更是机遇挑战。

打击违法犯罪是人民警察的天职。近年来,海淀公安紧紧围绕公安部党委提出的“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要求,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数据要战斗力,打造“侦查打击平台+侦查员”新模式,持续推进大数据应用和智慧警务建设在基层公安机关侦查打击领域的具体实践。2022年10月,侦查打击平台应运而生,入驻新办公区实体化运行。这个以“支撑全局打击、规范侦查行为、提升核心能力、融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实战化平台,已成为海淀公安深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落实“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要求、提升侦查打击质效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引擎。

“一站式”资源供给 “两个一小时”支撑全局侦查打击

“平台是赋能型平台,建设之初就锚定了实战导向。基层民警需要什么,平台就最大限度提供什么。”李伟支队长介绍。建设侦查打击平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细节、流程,都是对着问题来、朝着民警去、奔着实战走,在实战中求得实效。

海淀公安把建设综合性警务实战平台,作为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落实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的重要实践。其中由侦查打击平台统牵全局刑侦、经侦、治安、森林、环食药等打击任务,突出民警能力建设,压实分局主战责任。

在分局举办的金点子之“海点强警”活动中,曾有基层民警提出,接报案件后经常出现权责不清晰、侦查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向多个部门请示咨询,费时费力。还有民警提出,派出所办案时,分局侦查资源的支撑不解渴,对后续侦查工作的支撑指导力度还需加强。在侦查打击平台建设之初,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充分考虑,由平台会同基层办案部门反复研究论证,得到了有效解决,实现了案件定性、线索响应两个“一小时解决”。

为落实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要求,分局抽调刑侦、治安、经侦、法制等专业警种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组建了实体化运行的分局综合案管组,实行“首接负责制”,24小时“线上+线下”一站式答疑解惑、确权明责,在一小时内让办案民警的问题得到答案。

今年3月底,青龙桥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疑难案件时,对案件定性存在疑惑。办案民警向综合案管组咨询,综合案管组立即组织进行研判会商,案件性质随即确定。

同时,平台汇聚了多种警务资源,直接赋能到民警,逐步形成“平台+侦查员”的工作模式,为一线侦查员提供了好用、管用、实用的“工具箱”。

“对基层打击办案最强有力的赋能便是在侦查办案环节。现在平台提供了全要素、多方位、即时性、跟进式的有力支撑,让侦查资源供给向集成服务转变,让数据壁垒向高度融合共享转变。”李伟支队长介绍。平台办公区设有分局响应中心,汇聚了多种侦查资源,为民警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研判支撑。一旦提出需求,响应中心立即响应,紧急任务一小时内进行反馈。同时,分局电子数据勘查取证分析实验室也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为一线侦查员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科技支撑。

今年11月15日,中关村西区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两名男子以能够办理优惠的长途固话业务,趁入户检查电话线路,盗窃7000余元现金。接警后,派出所办案民警在响应中心的支撑下,很快确定了两名嫌疑人身份。距接警仅8小时后,两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到案,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调取新型网络犯罪证据极其复杂,牵扯了大量人力物力。”四季青派出所所长张战伟对此也深有感触,“以往需要民警前往多家银行调取的证据,现在很多可通过平台‘一站式’支撑实现,工作起来轻松了许多”。

平台建设过程中倾听了基层声音,汇聚了全警智慧和力量。“分局金点子之‘海点强警’活动多次采纳我们关于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民警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逐条逐项答疑解惑、研究解决,激发了民警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羊坊店派出所所长李琳说。

“智慧化”赋能警务 增强大数据支撑实战水平

以算力换人力,用智能增效能。侦查打击平台通过“平台+侦查员”工作模式,聚焦信息化应用,为一线民警减负、赋能、增效。

“分局侦查打击平台与分局‘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执法办案平台进行了对接,可以自动抓取全量警情数据、案件数据,实现了基层办案民警一次录入、系统任务自动分配。”刑侦支队政委席建新说。平台涵盖了侦查任务、侦查权责等六大版块,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大幅减少了民警工作量。

据了解,平台实现自动存储案事件侦办任务流,在每一个侦查活动中设置内控节点,依托系统自测提醒,对侦查活动进行全流程的监督审核。特别是从警情接报一直延伸到案件起诉各环节,平台对侦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引,案件“鱼骨图”指引就是一个实例。

因有一条案件主线、若干任务支线形如鱼骨,故得名“鱼骨图”。说起“鱼骨图”,四季青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杜保军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说,“‘鱼骨图’让侦查办案变得更加规范、明了,指导办案民警‘一办到底’得心应手。”

目前,侦查打击平台推出了盗窃、诈骗、伤害等60余个通用、全量、便捷版的类案指引“鱼骨图”。类案指引把传统的经验数据化、模块化,打造了标准化的办案样板,以“鱼骨图”方式,直观呈现了从侦查活动开始到案件捕诉办结各环节的关键要素,形成侦查“时间轴”电子档案,既赋能了民警办案,又有效提升了办案质量,也让各部门、各级领导督促案件办理进程有了工具和抓手。

以基层民警为中心,是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派出所是平台应用方和服务受益方,也是平台建设落地运行的“最后一公里”。平台运行成效怎么样,民警的感受最有说服力。

西山派出所打击办案队队长王玉珑说:“在近期办理的一起公司离职员工多次盗窃公司库房财物案件中,每一个侦查取证环节平台都会自动提醒,让办案规范更有保障了。”

平台将每一名侦查员的工作量纳入考评范围,细化考核颗粒度到民警,使考核结果更加科学、细致、精准。

“在任务流中侦查活动一目了然,工作量和办理进度全由数据汇总、统计、提示,多了一种智能刻画、评价工作的好帮手。”羊坊店派出所打击办案队队长郑卫波介绍。平台不仅丰富了基层办案手段,碰到疑难复杂案件时,随时可以申请综合案管组研判定性,让一线民警在办案时有了实实在在的“主心骨”。

“全方位”守护平安 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幸福平安是推动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

今年11月,海淀区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接警后,侦查打击平台立即提供支撑,后两名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借助侦查打击平台,一线侦查员能够得到全局侦查资源的支撑,各种案件特别是民生小案也能更快更好的侦破。”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飞介绍说。平台实现了对全局侦查活动的支撑、服务、规范和管理,对全局侦查员的统筹、调配、赋能和考核。

今年6月,事主报案称在网络上打赏被诈骗6000余元。侦查打击平台迅速分析研判,在市局相关部门支持下,查明了该犯罪团伙人员构成及诈骗套路。后分局组织专班远赴外省集中收网,一举捣毁该犯罪窝点,抓获并刑拘嫌疑人122名,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如何构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新模式,更好地守护辖区平安稳定?海淀分局依托大数据赋能、探索建立综合性警务实战平台,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

同时,侦查打击平台还将禁毒治理、电诈防范等工作纳入其中,利用平台资源手段和积累的侦查经验,协同其它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强化预警预防效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据了解,侦查打击平台建成以来,平台流转线索速率明显提升,分局主战能力明显提升,案事件处置效率明显提升,案件侦办效能明显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2022年,海淀区的“平安北京”建设考核排名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连续七年城六区第一,安全质感排名全市第一,并且安全质感的数据创全市9年最高纪录。2023年,分局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的综合成绩排名市局第一,海淀区荣获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我们将不断优化‘平台+侦查员’运行模式,强化平台间的联动,强化平台对最小作战单元的赋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支撑、监管各种案件,全力做到快破大案、多破小案、清理积案,持续打造五张‘金名片’,为建设平安北京、法治北京贡献力量。”李伟支队长说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724cb740849907db17d3f2293ca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