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希台 通讯员 陈硕宇
小型水库作为农村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区域防洪、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关系水库功能和效益发挥,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为加快扭转小型水库管理薄弱现状,湘潭县、韶山市大胆创新,开展市场化运作,通过“水库专属管家”物业化管理模式,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水库管理状况、水库工程面貌、运行管理模式均有了质的提升。
小型水库享“专属物管”服务
杂草丛生的外坝坡变成了草坪,布满泥土、青苔、乱石的溢洪道变得干净清爽,长期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不见了,水质变得更好了……韶山市清溪镇杨荣村的村民发现,现在的中塘水库和过去是大不一样了。
中塘水库管护人员杨意强对水库的变化也是无比感慨。
“之前水库没人管,坝前坝后种树的有,建房的也有。水库和溢洪道里都有垃圾,一到夏季都是蚊子。现在政策好,又投钱,又有人管,还年年修。”杨毅强说,中塘、一塘两座水库先后进行了防汛道路硬化,砍青除杂、违建拆除等工作,现已成为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好场所。
在湘潭县谭家山镇红星村,位于湘江一级支流紫荆河上游的林塘水库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林塘水库水面开阔,周边青山环绕,外坝草坪平整,仿佛冬日静止的一幅山水画。
“看护人手不够,专业水平不强,这是过去很多水库都面临的问题。有的水库甚至无人看管,不仅杂草丛生,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湘潭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水库一般都由一名管护人员负责,从日常保洁、设备维修养护到安全巡查,由于缺乏有效管理,管护人员经常都分身乏术。
今年,湘潭县和韶山市探索小型水库管护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选择有技术力量的专业化公司开展管护,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物业管护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小型水库管养社会化、专业化。
自此,湘潭县126座、韶山市52座小型水库像小区一样,都有了“专属物管”服务。水库的日常管理开始实行“业主+物业管理单位+水库管护人员”的模式。
水库管家云平台让管理智慧化
水库管理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机制创新,更离不开科技创新。为提高小型水库智能化管理水平,智慧水库管家云平台也投入到水库管理的工作中。
该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原有雨水情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为水库管理、巡查人员安装配套软件,为“水库三个责任人”安装“水库管家”手机App。
“平台融合智能感知、监视预警、巡检养护、轨迹跟踪、事件上报、问题处置反馈、大数据分析、信息服务和应急响应于一体,构建起小型水库整合服务体系,提供系统、完整、管家式服务。”韶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韶山所有小型水库巡查责任人以及水库管护单位全面采用自主开发的“韶山市小型水库智慧管理云平台”App进行巡查、管护工作。
“通过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巡查路线和频次,并可及时看到上传的水库安全隐患,实现可追溯管理、痕迹化管理和动态化管理。”湖南省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明鑫说。
通过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实施智能化管理,有效破解了小型水库“重建轻管”难题,小型水库管理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式管理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变。继2021年湘乡市获评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之后,2023年12月,湘潭县、韶山市获评2023年湖南省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湘潭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水库管家”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争取两年内实现全市小型水库全覆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690eddf33be6a6e01d556b849653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