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治理堵点难点 为居民打造“幸福之家”

2023-07-26   石家庄裕华发布

原标题:瞄准治理堵点难点 为居民打造“幸福之家”

到青园便民市场购物的居民络绎不绝。

经过改造提升的文化广场成为孩子的乐园。

青园小区社区通过组建社区“红色智库”,瞄准社区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焦点进行精准治理,不断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社区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好。

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路街道青园小区社区占地约23万平方米,现有住宅楼76栋,住有居民1.2万余人。近年来,青园小区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积极探索构建“四青心”工作法,通过组建社区“红色智库”,瞄准社区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焦点,广泛听民声、集民意、聚民智,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居民的揪心事、烦心事、忧心事,不断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先后荣获河北省文明社区、省会亲邻社区、石家庄市最美社区、石家庄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社区、石家庄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石家庄市十佳健康风采社区、石家庄市民公益基地等称号。

修广场建市场治堵点 小区旧貌展新颜

7月24日,青园小区文化广场上,绿树成荫,凉风习习。一大早,居民丁桂玲就带着孙子孙女来到广场上玩起了秋千、跷跷板等崭新的游乐设施。

“这个广场是今年刚改造的,不仅重铺了地面,新装了休闲座椅,还增设了不少游乐设施,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到这儿玩。”丁桂玲一边陪小孙子玩跷跷板,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她住在青园小区快10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区越变越宜居”!

青园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产权单位众多、居住人口密集、公共空间狭小,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随着小区各项设施的逐渐老化,社区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指数的期盼越来越强烈。

如何解决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的这一焦点问题?青园小区社区党委书记、39岁的梁佳乐介绍说,社区党委结合社区实际,组建了“红色智库”。

“简言之,‘红色智库’就是我们社区治理的智囊团。”他解释说,社区以“党员议事会”为基础,吸纳非党员居民代表和暂住居民参会议事,确立起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红色联盟、红色社区社会组织、红色物业、红色管家为支持的红色志愿服务体系,将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便民机构、驻区单位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治共建共享,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每月16日,青园小区社区会定期召开“红色智库”议事会,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形成了“提出议题—受理—形成初步意见—广泛征求意见—会议决策—宣传栏公示—组织实施—公开落实情况—资料归档备查”为主要流程的“红色智库”议事制度。

“我们线上线下广泛听取民意,目前已解决社区环境卫生、楼栋下水道堵塞、水管破裂、路灯管理、室外健身器材老化、居民取暖、天然气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对青园小区文化广场提升改造就是我们今年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梁佳乐,这位到青园小区社区工作刚3年的社区书记对小区的变化如数家珍。

记者看到,文化广场南侧就是今年1月营业的社区集市——青园便民市场,占地2000余平方米,其承载功能已远远不止买菜那么简单。

“我们享受着的是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来一趟便民市场,不光能买到蔬菜瓜果肉蛋奶,还可以吃一顿早餐、理个发、做个针灸、修个脚,买个五金用品,特别方便。”拎着大包小包走出菜市场的居民王梅菊阿姨一脸幸福地说道。

“这里原来是澡堂子和旧市场,我们‘红色智库’广泛征求民意,在市商务局和区商务局的支持下,打造成青园便民市场,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解决基本日常生活所需。”青园小区社区居委会张青说,目前,该市场服务于周边8个小区约8万余人。

“我们小区路窄,一到早晚高峰期,车多人多经常造成交通拥堵。为了解决这一民生堵点,结合去年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在小区道路改造专项商讨会上积极献言献策,和居委会、物业、施工方、有车族代表等共同商议出小区通车路线,极大缓解困扰居民多年的堵点问题。”“红色智库”成员王润兰笑着说。

这两年,青园小区社区在改造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还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为民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我们组建了郭德江志愿服务工作室、张素华义务理发、好邻居互帮团、合唱团、炫舞文化工作室、军鼓队、葫芦丝队、太极队、模特队、室外健身队等10支红色社区社会组织,不光活跃居民文化生活,还提供理发、维修、巡防、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张青说,这些志愿服务队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能帮着解决燃眉之急的往往都是邻居。小区独居老人高阿姨对社区好邻居互帮团赞不绝口。“我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他们义务帮我买菜购物,上次我家下水道堵了,还是他们帮我疏通的。”

好邻居互帮团负责人刘杰告诉记者,该公益组织成立于2019年12月1日,现有成员33名。“我们把小区里有一技之长的热心人组织起来,义务帮忙提供电脑维修、疏通下水道、义务帮扶等服务,解决邻里燃眉之急。”刘杰希望有更多一技之长的邻居能加入这支团队,肩并肩传递正能量,让社区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好。

希望小区停车更有序

王润兰:我们小区活动特别丰富,逢年过节会举办文艺汇演、公益市集、亲子运动会,针对老年人还会开展智能手机使用、防电信诈骗讲座、健康大篷车等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还不断提升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如果说有什么心愿的话,最好是在小区里也建一个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

楚平巧:我们小区志愿服务队很活跃,就拿治安巡逻队来说,由小区六七十位退休居民组建,大家每天按组自发沿小区巡逻1小时,及时发现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所以说,小区的和谐美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因为我们是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相对狭小,目前小区通车路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希望社区能联合物业重新规划车位,加强停车管理,让小区停车更规范、更有序。

对话书记

要把每一位居民当作家人

记者:梁书记,在3年的社区工作中,您认为如何当好社区书记?

梁佳乐: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大家庭,作为社区书记,要把每一位居民当作家人,对于他们的急难问题,要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不但要胸怀热忱为民分忧解难,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质保量完成街道下达的任务,保证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积极协调解决社区发生的大事小情。此外,还要结合社区实际,制定符合本社区特色的工作法。以青园小区社区为例,我们构建的是“四青心”工作法,简而言之,一青是推动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组建和培养一批有担当、善担当,有干劲、敢作为的年轻干部,目前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多为“80后”“90后”的本科生,他们在推进基层党建、项目建设、网格管理、社会治理等工作中都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二青是注重征求意见清单。三青是重点发挥社区年轻党员干部的特长。大力挖掘本社区中青年志愿者,联系各类青年人才,链接高校大学生资源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提高治理成效。四青是重点工作倾向于老年人和青少年关怀,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那么,我们社区下一步又有哪些为民服务新举措?

梁佳乐:因为青园小区社区居民偏老龄化,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青园小区社区决定今年携手爱巢养老、青园便民市场,根据社区老年人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孤寡老人配餐、买菜送货上门服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方案。

来源 |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