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学堂 开栏语】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吃的越来越好,饮食方面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种。研究表明我国患有血脂异常的人高达4亿,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元凶”,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此外,血脂异常也不仅是老年人群的专属疾病,患者群逐渐年轻化,成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的“第一杀手”。血脂管理目前是我国国民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重点。如何通过血脂检查结果准确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如何科学调控血脂是不少人的疑惑。张敏州教授在此根据临床经验,教您如何读懂血脂检查结果,同时回答临床中关于血脂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血脂,科学调脂,健康生活。
1. 血脂检查包括什么?升高/降低有什么意义?
常见的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载蛋白A(Apo-A)及脂载蛋白B(Apo-B)。
(1)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含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可以使总胆固醇升高。高总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使患者更容易出现脂肪肝,冠心病及脑血管狭窄等疾病。总胆固醇升高常见于家族性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和胆道梗阻等疾病;总胆固醇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2)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主要从饮食中获取。其升高的原因与总胆固醇升高基本相同;甘油三酯下降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及肝功能异常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人体内血脂代谢方面的“死对头”。HDL-C是人体内的“好胆固醇”,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皮下的沉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LDL-C是人体内的“坏胆固醇”,容易在心脑等部位的血管壁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慢慢堵塞,最后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4)Apo-A是HDL-C中的主要成分,其水平与HDL-C的水平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血液中“好胆固醇”的依据。而Apo-B则是LDL-C主要成分,其水平与LDL-C也有明显关系,Apo-B升高可以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程度。
2. 血脂中哪一项升高最危险?
大量研究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异常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其主要成分脂载蛋白B升高往往提示这危险,需要引起重视。
3. 甘油三酯升高,但总胆固醇不高,算高血脂吗?
算!甘油三酯是血脂中的一项指标,单纯甘油三酯升高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对于甘油三酯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饮食、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就可能降低血脂水平,而对于重度升高的患者,则需要药物治疗,否则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4. 调血脂药首选药物
根据血脂异常的情况,可以分为胆固醇升高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两种。两种不用的血脂增高需要用不同的降血脂药物,若是胆固醇高的话,主要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来控制,若是甘油三酯升高通过要服用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
5. 血脂异常需要长期服药吗?
需要根据血脂异常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如果血脂水平升高不严重,可以在调整饮食情况(如清淡饮食,少吃油腻、煎炸食物及少喝酒等),适量运动及降脂药物治疗后,定期复查血脂情况,若血脂控制到理想的水平,是可以尝试停用降脂药物的。对严重高血脂以及伴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人群而言,降血脂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在医生对病情、定期血脂复查结果及血管彩超等评估后,可适当减少降脂药物的剂量,但不建议患者私自停药。
【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
高脂血症并非难以治愈,对于多数高脂血病病人来说,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烟限酒、调脂降压、平衡心态等,可以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病。此外,建议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等。如果血脂较高,或伴有心血管疾病,应咨询专科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降脂药物,定时复查血脂以调整药物及了解病情。
塑心学堂 | 降压药物服用小知识
塑心学堂 | 做好7件事,预防心血管疾病
塑心学堂 | 时间就是心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就诊的重要性
专家指导:
张敏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东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负责人,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在全国中医院中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04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随访至110岁健康良好,创世界医学奇迹。主持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构建并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新模式。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康复和中医养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出诊时间 | 出诊地点 |
周二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
周四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
本期作者:
曾锐祥
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广东向上向善好青年,广东省中医院朝阳人才,美国心脏病学会培训会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主编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29篇(第一作者15篇),其中SCI源期刊收录26篇(第一作者12篇),总影响因子92.36(第一作者46.79)。《漫画冠心病》共同主编,曾受邀在北京卫视《养生堂》、新华社《新华大健康》、广东卫视《健康有道》、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等科普心脏康复知识,荣获广州科普创新奖科普贡献奖(组织)一等奖。
擅长:高脂血症(主要研究方向)、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西医诊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门诊:每周三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