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销量出炉:比亚迪和丰田,还有700万的差距

2024-01-11   汽车扒一扒

2023年全球销量出炉,从全球角度来看,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丰田、大众、现代、斯特兰蒂斯以及雷日三联盟。

其中,破千万的企业只剩下丰田一家,全球销量接近1100万台,曾经的千万级销量选手大众、雷日三联盟销量下滑明显。(配图为彭博社预估全球数据)

全球前十车企中,比亚迪不出预料的进入到榜单中,超过铃木成为全球第九大车企,逐步缩小与福特之间的差距。

本文只分析中国TOP1车企与全球TOP1车企之间的差距,并不携带主观情绪。

全球范围内,丰田依然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车企,比亚迪与丰田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从数据上来看有着超过700万的销量差距。

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丰田长期深耕全球市场,从50年代丰田就开始扎根日本本土市场,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当地的50%左右。

海外市场的布局同样起步于这个节点,50年代打入东南亚地区,70年代打入北美市场,80年代攻入欧洲市场,90年代进入国内市场。

通过车型导入、本地建厂的策略,早在30年前,丰田就已经在全球市场拥有完整的销售板块,所以丰田是真正意义上面对全球7000万-8000万乘用车市场的品牌。

另一个是,中国车企因为起步更晚的原因,更多局限于中国市场,2023年比亚迪成为巨擘,更多的销量来源于国内不足2500万的乘用车市场,从市场盘口来看差距巨大。

但,起步更晚的中国品牌能够取得300万的成绩并不容易,除了吃到红利的原因之外,自身技术储备丰富也是一大因素。

丰田从全球视角的成绩来看一直都很难被超越,客观来看,百年福特和丰田的差距也有接近700万的销量差距,比亚迪从全球视角、行业角度来看,进入全球前十,相当于真正意义上拥有和全球顶级企业抢夺市场的能力。

那么未来两年比亚迪需要做好几个点,才能够在海外市场真正抓住增量空间:

1、针对性设计、打造符合不同市场的产品,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对电动化、智能化有如此之高的需求,比如说拉丁美洲、欧洲、东南亚地区仍然对最基本的可靠、安全、舒适、稳定性要求度较高。

比亚迪的2023年积累了大量的成绩,这是出海的原始资本,设计出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标准产品,这非常重要。

2、整合全球供应链,通过车型导入、本地化生产的方式,配合不同地区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表现力征服海外市场。

虽然目前比亚迪的“出海舰队”列装完毕,但想要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市场做出成绩,单纯靠出口压力太大,并且效率较低,本地建厂是最好的拓展资源方式。

3、国内市场需要稳住,2023年比亚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4%,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2024年的市场竞争者更多,想要通过2023年这种降价、推新、拓展渠道的方式来运营压力较大,需要其研发、设计、制造团队在保证质量不崩塌的前提下,快速设计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非常重要。

当下比亚迪的较多走量车型都是2021年左右设计的产品,产品已到末期,开年不断推出的全新车型都是直接对手,国内市场想要稳住需要比亚迪深耕产品。

丰田国内市场的销量下滑明显,主要是短期跟不上国内需求,电动化、科技感相对落后,但丰田在全球市场针对不同的地区都有较强的韧性,此消彼长稳定总体销量,比亚迪作为新晋选手,需要在2024年稳住国内市场,更需要利用积攒的原始积累,在国内市场拓展渠道和产品。

总而言之一句话,丰田开拓的“从日本到全球”路径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车型导入、针对性定制设计、本土化建厂都是很好的方式,在做好价格、品质、稳定性的前提下,比亚迪能够以2023年的300万销量为跳板,在海外市场做出成绩。

当然,这不是短期能够成功的,毕竟全球市场消费方向完全不同,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消费方向和文化沉淀,和国内都完全不同,用国内的思维去概括全球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