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近段时间发布的多款手机,包括Redmi K70系列、OPPO Reno11系列等,无一例外地用上了一些旗舰级的配置和技术,让3000元级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
其实这样的趋势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了,从处理器、影像配置等常规升级,再到外观设计、内存搭配甚至是系统功能等,手机行业将“内卷”做到了极致,特别是中高端市场,诸多旗舰级配置、技术下放,让年底这波新机的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
旗舰配置下放,无疑成为了今年手机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
旗舰芯片杀入2000元价位
就拿上半年的几款主打性能的机型来说,一加Ace2、真我GT Neo5、Redmi K60不约而同地用上了骁龙8+移动平台,价格也杀进了2000元档。要知道,在半年前,骁龙8+几乎只用在各家的4000元级旗舰机型上。
回顾以往的2000元档机型,一般只会使用天玑8000、骁龙870等次旗舰平台,但今年厂商们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直接将旗舰处理器用在了中端机型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这样的市场策略自然是利好消费者的,也带来了不错的销量。下半年更是如此,第二代骁龙8机型即将“过时”,搭载该平台的一加Ace2 Pro及真我GT 5等机型相继发布,似乎中高端机型使用旗舰芯片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如此一来,最新发布的Redmi K70用上第二代骁龙8芯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该机甚至做到了2499元的起售价,并且是12+256GB的内存配置,不存在什么8+128GB的卡位版本。
说到内存搭配,曾经在旗舰机上才有的1TB大存储也下放到了中端机市场,虽然上游厂商提价的消息一直不断,但是在终端市场,高存储版本的价格并没有因此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512GB甚至1TB的版本,以应对日益膨胀的应用缓存,同时也能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一加Ace3、真我 GT Neo6大几率也会使用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三家的正面冲突也将继续。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也公开表示,当年的故事将会重演,火药味浓厚。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急着换机,不妨再等等,如果真能继续倒逼友商降价就再好不过了。
谁说中端机没有好影像
在近期发布的几款新机中,不光是性能内卷,曾经在中端机市场不那么受重视的影像能力也得到升级。
同样是Redmi K70,这次直接用上了小米14同款的光影猎人800传感器,不仅是硬件,还引入了小米影像大脑以及夜枭算法,软硬件结合之下,除了没有徕卡双画质,在日常拍摄中已经可以接近自家旗舰的影像水平了。
单看参数,光影猎人800相较于上代IMX800的传感器尺寸要稍小一些,但是因为支持双原生ISO Fusion Max,能输出动态范围更大的样张,再加上算法对于解析力的提升,画质反而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夜间场景也能保证足够的纯净度。
类似的还有OPPO Reno11系列,它的强项就是拍人像了,继承了OPPO Find X6系列的超光影影像系统,在获取真实环境的光影信息之后,还会通过AI技术进行精确计算,让人像呈现出单反相机般的效果。
在我们的实测中也的确如此,旗舰级算法的加入并非一句空谈,在不少复杂环境中,OPPO Reno 11 Pro的人像拍摄都更具质感,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像抠图+背景虚化,还能对灯光、阳光、逆光等复杂光源进行不同处理,在保证环境明暗关系的同时,呈现出更真实且富有氛围感的效果。
在此前的中端机型,可能大家对于影像的需求不是那么强,厂商们也更强调处理器性能,毕竟大家对于流畅度的感知还是更为明显的,至于影像系统,扫码就是最大的尊重了。如今中端机型也开始卷影像,就算只是算法的下放,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能带来直观感知的,既然都是同平台的中端机型,影像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的选择,自然成为了如今厂商的主攻方向了。
外围配置全面提升
不只是性能和影像这两大主要体验,今年的新机在其他地方也继承了旗舰机的配置。比如一加Ace 2V/2 Pro、真我GT5、Redmi K70甚至是Redmi Note 13 Pro+等机型都已经砍掉了屏幕塑料支架,正面观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外观上也无需将就。
背部的设计同样如此,如果我不说,你会一眼看出这是什么价位的机型吗?
荣耀标志性的“星环”设计,再加上1.5K曲面屏,看起来颇具质感——这款手机其实是荣耀的X50,目前的渠道价仅售千元左右。沿用旗舰级的外观设计有几个好处,一是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特别是线下市场,很看重眼缘,只要能保住日常使用,性能和影像优先级并不高。同时,厂商也能节省不少的研发经费,消费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虚荣心,其实是双赢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一加Ace2 Pro系列、Redmi K70系列、华为Nova11系列……或多或少都延续了自家旗舰的设计风格,对了,说到华为的nova系列,全新的nova 12系列也将在本月发布,根据爆料显示,这同样是一款拥有诸多旗舰级设计和功能的机型。
本次的华为nova 12系列预计会有nova 12、nova 12 Pro、nova 12 Ultra三款,外观延续了自家的P系列设计风格,顶配版还有可能用上华为Mate 60系列同款的麒麟9000S芯片,4.99G网络和卫星通信、昆仑玻璃、星闪通信……这些旗舰技术同样会下放到nova 12系列机型上,眼馋华为Mate60但又一直没抢到的花粉们,可以期待一下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Redmi Note 13上的IP68、OPPO/一加系的内存基因重组技术……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功能,手机厂商已经将越来越多的旗舰级技术用在了中端机型上,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手机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的,前几年市场的低迷让消费者的购机欲望下降,同时旗舰级市场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配置堆到极致之后拉不开太大差距,消费者反而不想买了。
随着供应链更迭以及技术更新,曾经那些高端配置、功能已经越来越成熟,成本也随之下降,这也直接导致中端机型就能满足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两三千元的机型就能带来不错的体验,这反而刺激了消费热情。
对于近期有购机计划的消费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能花较少的钱,买到体验更佳的产品;不过对购买了旗舰机的老用户来说,或多或少会觉得不爽,毕竟多花了钱,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是你要知道,因为水桶理论的存在,其实不存在中高端机型“背刺”自家旗舰的情况,受限于成本,厂商不可能出售各方面都优于自家旗舰的机型,既然有旗舰功能下放,就必然在其他方面有所取舍,综合体验仍然是旗舰机更强,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一来,用户也更愿意购买新机,刺激了消费,也能带动市场复苏,让整个行业得到健康发展。所以,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品牌方来说,让旗舰功能下放到中高端机型,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