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刚刚!唐山地震!
多人车内不幸身亡!都是因为……
江苏一女子被老鼠咬后反咬回去!医生:当时我也蒙了
12月24日,
扬州宝应西安丰镇林溪村人周菊香
提及去世的脑瘫儿子,
觉得儿子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儿子去世后,
周菊香将儿子遗体捐献的举动
感动着周边乡邻。
心酸——
儿子出生后不幸患上脑瘫
1983年出生的周菊香,2005年嫁给了本村青年郭浩,婚后的生活幸福而又甜蜜,夫妻二人均在镇上上班,闲时做点小买卖,生活过得平静快乐。一年后,家中添了一个小生命,儿子出生了。
“一开始没觉得有啥异常,渐渐地发现他和正常的婴儿不太一样。”周菊香说。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一时因儿子的异常愁坏了,他们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最终无奈接受了脑瘫的现实。
尽管儿子是个脑瘫孩子,但是周菊香总是盼着儿子有一天突然正常起来,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够说话,能够自由地走动……每天,给儿子喂饭、洗澡,陪他玩耍,成了周菊香生活的大部分。
“医生说孩子不太可能正常起来,我总是盼着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周菊香说,儿子不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吃饭、上学,如果长大后能对社会有贡献,那儿子也像正常人一样,为社会付出过。
生活中,照顾一个正常的孩子,母亲都很辛劳。而照顾一个脑瘫孩子,把他抚养成人,周菊香说,她可能要比正常孩子的母亲付出几倍的辛劳,因为想要理解孩子的举动并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每天都是挑战。
坚强——
家庭连遭打击,她扛住了
自从得知孩子患了脑瘫,周菊香夫妻俩仍没有放弃为孩子治疗。每年,他们都会前往市外医院,希望孩子的症状改善一些。那几年,挣的钱大多花在了孩子的治疗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周菊香说,2010年,原本身体不错的婆婆突然患病,在3年的治疗中,日常生活起居全部需要人照顾。那时丈夫在外打工,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婆婆因病疼痛不能自理,我每天喂完孩子还要喂婆婆。”周菊香说,一下子照料一老一小的生活日常,让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洗洗刷刷忙家务,最终周菊香还是扛住了家庭的突然变故。
周菊香说,2013年,婆婆因病去世,为了照顾小女儿上学,2014年,她一家到西安丰镇兴安路上买了房。“房子面积不大,17万多。”周菊香说,为了筹集买房子的钱,她跑回娘家,向父母和姊妹们借了不少钱。
尽管有不少债,但有了新家,周菊香觉得生活总会慢慢变好。“有了新房子,儿子的生活环境也变好了,也更方便照顾他。”周菊香说,平时不能正常说话的儿子,成了她每天生活中的牵挂。
捐献——
儿子去世,他对社会有贡献
一家人住在了镇上后,周菊香在西安丰镇上一家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丈夫学了驾驶,在邻镇开搅拌车,渐渐地,生活有了起色,周菊香也畅想着等债还完了,带着儿子去外面看看。
“生活才好转一点,公公又生病了。”周菊香说,72岁的公公患重病,经过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因给公公看病,家里又欠下不少债务,这种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下,周菊香带儿子出去转转的心愿只能后延。
还未来得及带着儿子出去转转,今年11月,17岁的儿子突然去世,面对这一打击,周菊香心中难舍对儿子的愧疚。接下来她的举动,令周边乡邻对她刮目相看。她收起眼泪,说服家人,通过宝应红十字会,将儿子的遗体捐献给扬州大学医学院。
一开始,许多村民不理解她为何这么做。“我要让儿子的遗体对社会有贡献,希望他的贡献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周菊香说,她为儿子感到骄傲,现在很多人也渐渐理解了她的举动,这令她很欣慰。
最近在宝应西安丰镇,提起周菊香,街坊邻居都交口称赞。面对乡邻的称赞,周菊香说:“这没什么,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公公婆婆和儿子,都是我的亲人,我没理由不照顾好他们。”
周菊香说:“有时在梦中,我总会梦到儿子说理解我的做法。儿子用生命凝成大爱,他是用自己的无私去传承生命的意义,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近期热门视频推荐 —
通讯员:梁永富 记者:孟俭
新媒体编辑:张婷婷
文字校对:王海艳
(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点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