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欧洲杯1/4决赛阶段已经落下帷幕,西班牙、法国、英格兰和荷兰成功晋级半决赛。尽管黑马难觅踪影,四强的阵容却不约而同地令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英格兰和法国作为赛事中的顶尖球队,却选择了看似“反足球”的打法,这一路过关斩将虽然乏味,却让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击“赢了不就行了吗”的质疑。如果在赛前要选出最令人期待的对决,那英法大战必然是其中之一。然而,本届欧洲杯似乎走向了一种奇怪的方向,让人不禁怀疑是球场失了节奏,还是足球失了灵魂。若英法最终会在决赛中相遇,恐怕会成为一场真正的灾难。
全球都知道索斯盖特在英格兰队中的地位有些微弱,但他的运气却是无可否认的。从小组赛到现在,英格兰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夺冠热门,而在淘汰赛阶段更是如鱼得水。小组赛中,他们1-0险胜塞维利亚,1-1战平丹麦,0-0闷平斯洛文尼亚,而在1/8决赛中则以2-1的比分逆转斯洛伐克,1/4决赛更是在点球大战中险胜瑞士。看似三狮军团在场上对手遍体鳞伤,实际上一切都在索斯盖特的掌控之中。对手不进攻,我就不动;对手进攻,我就被动反击。而每当比分落后时,他们总能利用“随机激活场上球星”的技巧来逆转局势。从贝林厄姆到凯恩,再到本场的萨卡,索斯盖特手握“四个2+王炸”,打牌毫无技术含量,但总能凭借一手好牌结束比赛。用最昂贵的阵容打最无聊的比赛,用一众明星为球迷带来“耳朵享受”,索斯盖特的“苟”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毫无疑问,本场比赛萨卡成为了摇骰子中的幸运儿。在恩博洛为瑞士队开场5分钟破门后,萨卡的进球将比分扳平,最终比赛进入了点球大战。这是萨卡在欧洲杯上的处子进球,也是他个人在国际赛场上的第四粒进球,此前他在卡塔尔世界杯上已攻入3球。值得注意的是,本场比赛萨卡射门的第一脚正式射门,而三狮军团在进入淘汰赛阶段前的前三次射门皆化为进球,这种效率充分显示出索斯盖特的“苟”战术的底气。然而,最终的消耗战走到了点球大战,而英格兰和法国这样的强队又怎么可能把命运交给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三狮军团和高卢雄鸡早已认真备战点球大战。站在12码的距离前,对他们而言,这似乎不再是赌博,而是一场充分准备的考试。
确实,英格兰在点球大战中有些阴影,但他们不会无休止地重蹈覆辙。上届欧洲杯的失败早已成为历史,而这届球员们并没有让索斯盖特失望。在最新的点球大战中,帕尔默、贝林厄姆、萨卡、伊万-托尼和阿诺德全部命中点球,而皮克福德扑出了阿坎吉的点球,帮助英格兰成为最终胜利者。这是英格兰在欧洲杯点球大战中史上首次全部命中5次点球,也结束了他们此前在欧洲杯四次点球大战中的失败纪录,最后一次在欧洲杯上赢得点球大战还要追溯到1996年的1/4决赛。总结英格兰的历史战绩,索斯盖特在带领国家队之前,他们仅在1968年和1996年两次进入欧洲杯四强,而在索斯盖特的领导下,他们连续两届欧洲杯都取得了这一成绩。至少在欧洲杯上,索斯盖特已成为英格兰历史上首位带队进入四强的主教练。
截至半决赛,法国在正常比赛时间内连续四场没有进球,而英格兰则四次比赛在90分钟内难分胜负。德尚或许不得不在吉鲁年事已高的情况下改变战术,尤其是在上届欧洲杯上他们输给了瑞士。而索斯盖特的“苟”战术似乎已经深入人心。相比之下,穆里尼奥的策略看起来更加明智。从这届英法之战中,我们看到真正的功利主义不在于防守反击,而是在于赢球即可。尽管足球可以采用多种得分方式,但这不应该意味着观赏性的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