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诈骗团伙里有高人啊

2022-02-28   老斯基财经

原标题:缅甸诈骗团伙里有高人啊

缅甸诈骗团伙里有高人啊

唱中国歌的、高喊爱中国的,都别骗中国人!

前两年,江西一位年过六旬的黄阿姨,每次打开手机短视频,都能收到男演员靳东的嘘寒问暖。

屏幕前的靳东西装革履、发胶锃亮,张口“亲爱的姐姐”,闭口“姐姐辛苦了”。

他对黄阿姨说,已经通过短视频向全国宣布了喜欢她,还许诺送她一套房子和100万。

为此,黄阿姨不仅在这个账号的电商小铺里大笔消费,还为了赴约离家出走,闹到了电视台。

如果挡住年龄不看,斯基还以为这又是哪位哥哥的“迷妹”。

很难向黄阿姨解释清楚,她手机屏幕前的靳东并非本人,只是个AI合成的虚拟形象,那些温柔的话不过是人工或机器配音,是专门来骗她的。

如果她想要,张嘉译、蔡国庆、马云、刘恺威能排着队跟她说晚安。

但这种大多数人能一眼看穿的拙劣骗术,却让很多长辈们深信不疑,不仅对着一个营销号大诉衷肠,还被诱导消费,甚至遭遇诈骗。

斯基看了这些报道,顿觉似曾相识。

这不就是前几年向中老年推销保健品的套路么?时不时上门送点鸡蛋水果,或者干脆直接喊爸喊妈,忽悠他们的“爹妈”买那些“癌症克星”“长寿茶饮”。

合着骗子换了把趁手的镰刀,又回来了?

仍然是精准抓牢中老年人孤独空虚的情感需求,又套上了明星的流量密码,辅以AI换脸和直播带货话术。

很多刚拿起智能手机的大爷大妈们,对这些毫无甄别能力,每天在“靳东”“刘涛”的问候中,不少人深度沉沦。

诈骗集团里,有高人啊。

这两天,有个叫“李赛高”的缅甸网红,突然被曝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

而且指认他的还是国内多地的警方。

李赛高此前坐拥120万粉丝,他的视频内容以翻唱国语歌曲为主,视频中李赛高身穿制服,怀抱吉他,一口白牙,阳光开朗热情。

短视频平台上帅哥美女如过江之鲫,有人分析,李赛高之所以爆火:

一是以外国人的身份向中国示爱;二是自称中国远征军后裔。

前者是老外屡试不爽的财富密码;后者则精准拿捏了一些人的民族情感。

你看,中文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就是这么简单。

在李赛高的视频下面,经常能看到呼唤他回家的、喊着要嫁给他的,还被亲切地称呼为:

缅北丁真。

结果风向突变,“缅北丁真”瞬间成了“缅北悍匪”。

有人称李赛高一伙人其实是缅北诈骗集团的艺术团,用包装出来的缅北风土人情,吸引粉丝过去,给网络博彩、电信诈骗卖命,甚至陷入贩卖人口、走私贩毒和器官交易的地狱。

有人甚至声称,发现了李赛高本人从事诈骗、殴打甚至残害被骗者的行为。

他那句“这里是缅甸北部,我生长的地方,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娇贵的小公主”,如今听来突然毛骨悚然起来了。

视频里的缅北山清水秀,可在网友眼里,已经变成了:

这是个割走我腰子,都不会给我打麻药的地方。

斯基看着网友拿出的石锤,也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一个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UP主,不说直播带货卖缅北土特产了,就是去开开直播、打打PK,光是收礼物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你看看我们的带货顶流,光罚款就刚交了13亿。

可缅北诈骗集团非要刀口舔血去搞黑产,给杀猪盘引流。真要如此,只能说有些地方还是穷山恶水,没尝过互联网新消费的甜头。

不能拼命啊,拼命还怎么挣钱?

面对网上汹涌的骂声,李赛高也不得不站出来澄清,他对媒体表示,自己属于诈骗团伙的信息,是因一个警务账号留言造成了网友误会。

李赛高声称自己没有参与诈骗,还接受了云南警方的实地调查,报上了实际情况,正等待后续结果。

但这一番辩白还是没能得到网友的信任,在声援李赛高的粉丝评论下,有人说:

你去跟他合个影,回来腰子没少我们就相信你。

斯基觉得,在国内警方的调查结果未公布之前,随意把李赛高妖魔化显然有失公允。

但问题的核心,本来就不在于李赛高是不是缅北诈骗团伙的营销干将。

而是在于,不管他是不是,缅北都不是普通人该轻易来去的地方。

如今上网又不需要门槛,都不需要你详细研究缅北历史,远的有《湄公河行动》的电影,近的有刚曝光的“柬埔寨血奴”事件。

这些都在不断提醒我们,西南国境线之外,不少地方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些原始森林中藏匿着滔天罪恶。

做着淘金梦的人,得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以一当百的兰博。

给缅北套上滤镜的李赛高们有责任,但那些躺在床上,刷了两条短视频就对缅北心向往之,并付诸行动的人,也该问一句:

自己落入杀猪盘,是不是也不单单凭借运气?

事已至此,封禁李赛高的账号,对平台来说当然是举手之劳,就像封禁无数个“假靳东”的账号一样。

但如果李赛高真的是诈骗团伙的吸粉工具,封禁了一个李赛高,再推一个张赛高就是了。

反正流量密码就在那里,永远有吃这一套的人。

问题的核心还是在这里:

由算法来主导内容分发的时代,你能轻易看到事物的一面,却不那么容易了解事物的多面。

因为你并不是带着求知欲主动想要去了解,而是算法硬推到你面前。

刷短视频的阿姨,只知道每天准时问候的“靳东”,不知道技术条件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同样,每天刷到李赛高唱歌视频的人,可能对千里之外的缅北,正在上演的混乱与罪恶知之甚少。

而且在你反复浏览某一类视频后,算法还会加强这类视频的推送,形成“信息茧房”。

你会永远困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环顾四周,讲的都是同样的话,说的是一样的事,久而久之,当然会放弃思考,变得偏执。

你一直给他看阳光男孩唱歌弹琴,时间长了谁也无法想象这会是个杀人越货的地方。

对于李赛高这样有争议的短视频,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比如,不必剥夺他的流量,而是确保用户刷到他的视频之后,能刷到科普缅北诈骗和缅北历史的内容,让用户自己思考判断,并愿意主动搜寻和筛选信息。

就像那句话说的:

算法当然可以没有价值观,但人总得有吧?

2020年的时候,中国警方公布了一段诈骗分子忏悔的视频。

视频里,诈骗分子排成几排齐声高喊:

我在缅北做诈骗,现在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接受改造,重新做人,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斯基希望,不仅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唱中国歌的、高喊爱中国的,都别骗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