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得A股碳排放数据库上线,助力金融机构低碳转型

2022-04-12   Wind资讯

原标题:万得A股碳排放数据库上线,助力金融机构低碳转型

在“双碳”背景下,万得深度研究国内外碳排放测算方法学,参考国际基准结合中国市场和行业特征, 正式推出覆盖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全面、可比的碳排放数据需求,实现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随着“双碳”目标的逼近,政府、监管机构和各方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加强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在监管层面,3月21日美国SEC刚刚发布了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标准草案,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碳排放水平和潜在气候变化问题; 央行也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强调金融机构不仅需要披露经营活动的碳排放数据,也需要披露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在监管之外,资本市场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相关联的“低碳投资”也受到广泛关注,碳排放数据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包括碳风险计量、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分析(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

尽管监管和市场先行,截至2021年12月底,全部A股仅有约200家上市公司披露碳排放数据,不到总体的5%,分行业的披露情况见下图。上市公司碳排放数据披露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投资应用的重要瓶颈。

备注:

1. 按照Wind 二级行业分类

2. 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

面对当前企业披露意愿不强,碳排放数据缺漏较多的问题,万得基于多年积累的金融科技技术能力和数据优势, 推出符合中国投资环境的公司级碳排放数据库。具体介绍如下:

Wind 碳排放数据库

(Wind GHG emission data)

覆盖范围:

全部A股上市公司

测算方法:

Wind碳排放数据库指标内容

名称 释义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 公司自有或可控排放源的直接排放,包括燃料燃烧、工艺过程排放等
每百万元营收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 公司外购电力、供热/制冷,或蒸汽自用而产生的间接排放
每百万元营收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和范围2) 公司组织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每百万元营收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和范围2)

该数据库旨在提供全面且可比的碳排放数据,满足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样应用场景:

助力金融机构

1 评估投资风险:了解投资标的及投资组合层面的碳排放情况,衡量和管理气候变化相关的转型风险,并优化投资策略
2 设计低碳产品:挖掘低碳投资机会,辅助构建符合“双碳”目标的投资组合产品 
3 报告碳足迹:满足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信息披露要求,报告投资组合的碳足迹,逐步兑现净零排放承诺

助力企业

1 了解行业水平:考察行业内其他企业碳排放情况与减排行动,确立企业的减排计划与目标基线
2 检视减排风险:追踪供应链其他企业的碳排放数据与变化情况,检视因减排降碳可能嫁接给公司的成本影响
3 优化碳排放披露:辅助企业逐步提高降碳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通过分析Wind 碳排放数据库(Wind GHG emission data)中的绝对碳排放量和相对碳排放强度等指标,使用者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排放情况,综合考虑企业碳排放效率,碳排放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实际排放量的绝对贡献等。

备注:

1. 按照Wind 二级行业分类

2. 强度反映2020年度数据

通过对各行业每百万元营收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和范围2)的中位数结果分析可得,材料II、能源II行业呈现较高的碳排放强度水平。其中材料II中所包含的化工、建材、有色、钢铁子行业,能源II所包含的石化子行业,与生态环境部重点监管的八大行业 [1] 不谋而合。这些行业具有高耗能,碳密集的特点,时刻面临碳政策变化的风险,以及 “碳价”、“碳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如果行业内的公司不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或脱碳转型,很可能存在资产核销的风险,进而将风险传导给金融机构。

万得将在此数据库基础上实现对指数和基金产品的碳排放数据测算,并会进一步覆盖发债主体和多市场上市公司。如需咨询或购买Wind 碳排放数据库(Wind GHG emission data),可直接联系客户经理或发送邮件至 GR.ESG@wind.com.cn。未来,万得将继续围绕ESG投资推出更多相关产品,欢迎投资者持续关注。

[1] 八大行业,指生态环境部划定的重点排放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

Wind用户在金融终端输入

ESG(Wind ESG 评级)

海量透明数据深度剖析上市公司ESG基本面

指标接轨国际,突出中国特色

风险层层穿透,争议及时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