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从6月1日起,郑州主城区依托投放的3796个便民核酸检测屋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自6月3日起,人员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这意味着每隔一天进行核酸检测成为郑州居民的新常态。
但这个端午假期内,河南的新式“核酸检测屋”因为使用非常不方便而被广泛吐槽。
本该便民的核酸采样屋为何引发争议?
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核酸检测屋设计不太合理,设计高度一言难尽。医护人员坐下有点矮,但站着又有点高,采样员如果站立采样,那么胳膊长时间被架空则导致肌肉酸疼,只能蹲在椅子上勉强舒服些。再加上部分核酸检测屋的空调暂未接通电源,封闭小屋内闷热难耐。
而被采样的市民更加难受,大部分人在做核酸时,需要采用“扎马步”的方式才能配合医护人员。儿童做核酸时,由于身高不够,只能医护人员调整角度才能采样。
另有居民反映,高温之下,一些老人、小孩在核酸检测屋前排队数十分钟才完成核酸检测,采样效率与之前全员核酸检测时相比较低。还有市民吐槽,“除了遮风挡雨,目前的核酸检测屋实用性并不强。”
不仅是河南,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多位北京市民处了解到,北京呼家楼、朝阳门等地的核酸检测屋已被“弃用”,医护人员直接在屋外搭起了核酸检测棚,采取传统的核酸检测方式。
广州一名三甲医院护士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透露,核酸检测屋并不适合大规模核酸筛查,“这种核酸检测屋太考验医护人员的手臂长度了,很难做到刚好合适。这个检测屋只考虑到了防晒、防热的问题。如果有人往后躲了一下,可能就没办法检测采到,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月13日,国家卫健委要求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23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5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布会,河南将在全省加快建设1.4万多个便民核酸采样屋建设,支持打造15分钟便民核酸检测“采样圈”,满足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
据河南省政府采购网5月18日公示,河南省双人便民核酸采样屋采购项目(一批)供应商为海乐苗(郑州)智能物联有限公司,中标单价为46800元。采购人为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采购代理机构为河南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海乐苗成立于2022年5月7日,时间距上述公示日期仅提前了11天。“海乐苗”的法定代表人为何晨杨,注册资本1000万,由海乐苗(青岛)智能物联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后者公司大股东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生物医疗公众号消息显示,目前海尔生物医疗核酸采样舱已在全国31个省市,200多个城市,5000余家医院、疾控及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投入使用。
全文综合自:潇湘晨报、健康时报、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天眼查等
全文综合自:潇湘晨报、健康时报、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天眼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