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637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49个词条,欢迎查询使用
01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发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题主的生父几年前因病去世,后来母亲再婚,题主便和母亲、继父,以及继父带来的孩子一起住在生父买的房子里。
然而,母亲为了讨好继父,无底线地偏袒继父的孩子,反而常常打击冤枉亲生的题主。
初三那年,题主母亲在包里放了两百块钱,回来后发现钱不见了,就一口咬定是题主拿的。
题主否认,并且无论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母亲认定就是自己亲闺女拿的。
“小时候你就偷钱,真是屡教不改,我大米干饭还养出贼来了。”继父的孩子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这时候,多年来积攒的怨气终于爆发,题主一把掀翻茶几,抢过母亲的包包,掏出包里所有的东西,大力撕开包包,那钱在包的底板上,因为包破了个洞。
“我抓起钱砸在地上怒吼,这不就在这儿嘛!我他妈说了多少遍我没拿!我是你女儿!你亲生的女儿,你信我一次能死吗!”
接着,题主把家里所有东西砸了个遍,甚至平时需要两个人抬的沙发,题主一个人就掀了。
母亲试图安慰题主,来了一句“我是你妈”。
一句话又点燃了题主,这一下,题主直接把防盗门也砸了,最后从四楼跳了下去,邻居家两个一米八的大哥都没能拉住。
上了救护车,题主仍旧声嘶力竭地怒吼,后来被推进诊室打了一针,就没意识了。
住院期间,只要母亲一出现,题主情绪就不稳定。
后来,邻居向题主姥姥姥爷转述了题主发疯的原因后,姥爷暴怒,揍了题主母亲,吼了题主继父,停了题主母亲所有的经济支援。
最后,题主被过继给了老姨,自此12年再没见过母亲。
这个结局,网友直呼大快人心。
02
现实生活中,像题主母亲一样不信任自己孩子父母数不胜数。
他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怀疑且挑剔的目光中长大的。
制片人李小婉,就在接受采访时提起一件往事。
有一次,她接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说她儿子出事了,让她赶紧去一趟。
于是她赶到公安局,一眼就看见儿子浑身是血,两颗门牙还被打歪了。
这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儿子受伤了要不要紧,而是觉得儿子又打架闯祸了,于是怒骂儿子不懂事,自己挣钱多么不容易,还乱闯祸给自己惹麻烦。
最后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才知道,儿子是被人抢劫了,不但手机、手表、自行车都被抢走,还挨了一顿打。
代入李小婉儿子的视角,自己不但被抢了东西,还被暴打了一顿,最后母亲连问都不问,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这得多绝望?
李小婉说,这件事之后,她儿子就什么事也不再跟她分享了,哪怕被误解了,也不再费力解释。
不被信任的次数多了,孩子攒够了失望,就不会再对父母抱有任何希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6个省市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关于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中,“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父母的信任,已成为稀缺品,更是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
可惜的是,很多中国父母,天然就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堪比十恶不赦的罪犯,浑身上下根本没有任何值得认可的点,一如题主的母亲和李小婉。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爱和自己交流,越长大越疏远。
但却从来没想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到底做了什么,造成了孩子对他们的疏远。
比如小时候,你的孩子被同学欺负了,于是孩子向你求助,结果你却说:“肯定是你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人家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你的孩子长大之后,已经被社会毒打得精疲力尽了,又为什么还要回来接受你们的二次伤害呢?
对这些孩子来说,冷淡疏远反而是一种自我保护。
03
美国教授Brené Brown在Ted演讲《脆弱的力量》里说过一句话:
“想要产生联结,就必须要被真正地看见。”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就意味着孩子不被真正地看见,也就意味着父母放弃了与孩子产生联结的机会。
Brené Brown在研究中还发现,那些有高价值感,敢于去爱并有强烈归属感的人有一个共同点:
有承认不完美的勇气,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同时相信不完美和脆弱可以让他们变得更美好。
这就是信任带给孩子的力量,父母的信任,能够引导孩子做一个有高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人。
他们永远知道“我”是谁,知道“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好的。
于是在人生路上受挫的时刻,他们不会沉溺于自我攻击,而是能够在爱的保护罩之下,笃定地前行。
演员马伊琍曾在《朗读者》节目中,提到过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通知家长来领孩子的成绩报告单。
马伊琍的父亲拿到成绩单之后,发现女儿各项成绩都很好,只有思想品德写了个差。
父亲很惊讶,问老师原因,老师说:“你女儿跟多个男生有早恋!”
父亲淡定地对老师说:“那你能不能在纸上写下来男生的名字?”
于是老师写了一个名字,父亲又问:“还有呢,不是多个吗?”
老师有些生气,父亲又问:“老师我不跟你说了,我女儿我最了解,我还是去找校长吧。”
最后,父亲和老师不欢而散。
马伊俐当时就哭了,一是觉得自己很冤枉,二是很感激父亲当时对自己的信任。
父亲的信任,让马伊琍变得更自信,从此有了日后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做得更好的决心。
父母的信任,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光;而不信任,却能够逐渐逼疯一个孩子。
因为父母的信任,会滋养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在面对这个世界,而是身后有人托举,是被人好好爱着的,长大之后,他们自然拥有面对这个残酷社会的底气。
在信任中长大的人,充满自信。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多给孩子一点信任,让他们充满力量地在人生之路上奔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