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读金庸武侠小说之时,是不是看得如痴如醉,恨不得穿越到书中化身为主角,一边修炼神功、一边游走于诸女之间?
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在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回过头来再看金庸的小说之时,却赫然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比在《神雕侠侣》的末尾,郭芙却望着杨过的背影想入非非了起来。然而此时的郭芙早已嫁给耶律齐为妻,而杨过也苦等了小龙女16年之久,这又该如何解读?
一、分道扬镳
早在神雕的开篇,金庸就耗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杨过和郭芙。杨过自幼丧父丧母,虽然生得眉清目秀,但毕竟是一个流落街头的小乞丐。反观郭芙,她是郭靖黄蓉的大女儿,又是东邪黄药师的外孙女,一出生就被黄蓉捧在手心。
因此,郭芙不免有些趾高气昂、飞扬跋扈,而杨过则是既自卑又自傲。这样的性格差异让杨过、郭芙渐行渐远,二人最终分道扬镳。
的确,想当年杨过初到桃花岛的时候,郭靖就开始幻想着要将郭芙许配给杨过。哪知世事难料,前去终南山拜师学艺的杨过竟叛出了全真教,转身拜了古墓派的小龙女为师。
小龙女貌若天仙,和杨过年纪相仿,二人朝夕相处之下情愫暗生。因此当郭靖在英雄会上要将郭芙许配给杨过时,杨过不但断然拒绝,还在群雄面前大声喊出只爱小龙女一人。
此言一出,不仅郭靖勃然大怒,就连郭芙也气得花枝乱颤,毕竟对于郭大小姐来说,被人当众拒婚可是一件奇耻大辱之事。
加之郭芙误会之下挥舞利剑斩断了杨过一条手臂,还在古墓里射出冰魄银针害得小龙女身中剧毒。这些事情夹杂在一起,让杨过和郭芙形同路人,二人似乎也再也没了交集的可能。
可让读者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为他人之妻的郭芙竟对着杨过浮想联翩了起来。
二、想入非非
那时耶律齐率领精兵同蒙古人浴血奋战,眼见耶律齐身边的士兵纷纷倒下,郭芙央求杨过前去营救。杨过手持玄铁重剑冲进千军万马之中,为耶律齐杀开了一条血路。
就在此时,书中写道,二十年来,郭芙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杨过,总是将他当作了对头,实则内心深处,对他的眷念关注,固非言语所能形容,可是不但杨过丝毫没明白她的心事,连她自己也不明白。此刻障在心头的恨恶之意一去,她才突然体会到,原来自己对他的关心竟如此深切。他冲入敌阵去救齐哥时,我到底是更为谁担心多一些啊?我实在说不上来。
初读这段原文的时候是不是很难理解?此时的郭芙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嫁给了文武双全的耶律齐,而耶律齐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丐帮的新任帮主,郭芙自然而然就成了丐帮的帮主夫人。如此身份和地位,郭芙如何又要对杨过“旧情复燃”,甚至当耶律齐和杨过奋力厮杀之时,郭芙不知为谁担心多一些?
机缘巧合之下,笔者翻开了金庸晚年发行的新修版《倚天屠龙记》,在金庸的改动之下,周芷若在飘然离去之时曾说过一句话,暗示了张无忌和赵敏生娃之时,仍会对自己念念不忘。
三、张无忌生娃
那时张无忌带着赵敏退出了明教,二人即将远赴蒙古退隐。途中,周芷若好似阴魂不散一般又再次出现在张无忌面前。
书中是这么写的,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入黑暗之中。张无忌心中一阵惘然,心想今后只要天天和赵敏形影不离,一样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亲,那也没什么。“为什么过得十年八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
周芷若的这段话不仅让张无忌一头雾水,恐怕许多读者也搞不懂周芷若想表达什么。有意思的是,身为作者的金庸也在《后记》里如此写道,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们是不懂的。所以我不主张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
金庸特别加了一句,周芷若的这一段话,小弟弟小妹妹是不会懂的。
笔者认为,金庸借着周芷若表达了一种情感,即: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周芷若认为,张无忌对自己还有感情,就算张无忌和赵敏做了夫妻、生了娃娃,但过了十年八年,张无忌势必会被柴米油盐、拖儿带女所累,起初和赵敏的那种纯美的爱情也荡然无存,更多的则是心力憔悴。
就在张无忌与赵敏为了生活琐事忙得焦头烂额之时,他却怀念起和周芷若“汉水喂饭”的点点滴滴,如此一来,就应验了周芷若的 那一句“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了。
反观郭芙,她早就喜欢杨过了,可杨过这小子狂傲不羁,不像武氏兄弟那般讨好自己。随着郭芙渐渐长大,她也和耶律齐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结为夫妻之后,郭芙却反而关心起了杨过,还将杨过和夫君耶律齐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综上,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似天马行空甚至荒诞不经,但细读之下,却能发现金庸将人性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展现得恰到好处,让人细品之下不由得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