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金代名医家张子和著作

2022-01-14   中华古籍善本

原标题:儒门事亲:金代名医家张子和著作

本文所介绍的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儒门事亲》是金代 张从正 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家张子和的名著,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金元时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闪光时代,所谓“医之门户于金元”。张子和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攻下派的一代宗师,要了解金元医学体系,理解攻邪正的临床方法和意义,《儒门事亲》是必读之书。

《儒门事亲》,综合性医书。十五卷(一作十四卷)。金.张子和撰。撰年不详。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善用汗、吐、下三法。书中详细介绍他用三法而赅尽诸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较多治案。相传此书系张氏向麻知几、常仲明等讲学内容,由麻氏等整理而成(或认为前三卷系张氏自撰)。全书论述病症分风、暑、火、热、湿、燥、寒、内伤、内积、外积共十形,较系统地反映了张氏汗、吐、下三法的理论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但作者过于强调三法对各科临床的应用,甚至提出:“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似不免于偏颇。现存多种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

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卷含数篇论述,有说、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包括:“事亲”本书。治百病法,十形三疗,杂记九门,撮要图,百法心要,三法六门,“三消论”(刘完素),扁鹊 华佗 察声色定生死诀要,世传神效方等几部分内容。

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作者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应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所用药物遵崇完素,偏于寒凉,颇有心得。

同时书中对应用补法有独到见解,认为邪去后才可言补,重在以五谷、五蔬、五果、五畜、五菜充养之,并批评世风好补之偏。

后人对该书突出的攻邪论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因为该书治病偏于攻邪,也受到一些医家如朱丹溪的批评。

作者简介: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是继刘完素之后以自己独创理论轰动金元医学界的人物之一,力主汗、吐、下三法, 为攻邪派”的代表。约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卒于哀宗正大五年 (1228年),享年七十二岁。

上文所介绍的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定制古籍善本、中国古画高仿复制品,可关注、收藏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店铺 原典纪书局,欢迎评论、留言,私信

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