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何家庆教授的一对眼角膜成功移植

2019-10-24   安徽商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10月19日晚,

安徽传奇人物“魔芋大王”何家庆离世,

享年70岁,

按照其生前遗愿,

要把一对眼角膜捐献给山区贫困孩子。

此前报道请点击“魔芋大王”安大传奇教授何家庆去世,眼角膜捐给贫困孩子

10月24日上午,

在合肥普瑞眼科医院,

来自六安的李永在手术室外焦急又激动的等待着,

他14岁的儿子正在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当日,

两台移植手术相继成功完成,

角膜供体就是“魔芋大王”何家庆。

来自六安与淮南的两位农家少年,

得以重见光明。

何家庆对贫困山区孩子最后的牵挂,

也得以了却。

两名失明少年成为幸运的那个

角膜移植手术越早,

效果越好,

在综合考虑了时间及患者的病情,

最后确定了来自大别山区的14岁患者,

及淮南的17岁患者接受手术。

“两名孩子都是圆锥角膜,已经失明,需要尽快手术,一直在等待角膜。”安徽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屈志国介绍,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这两位患者角膜变薄,已经破裂,“眼睛过敏,经常揉,可能是原因之一。”

两名孩子当日均是右眼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

“我孩子以前就知道何教授”

当日上午,淮南凤台县的农家少年小光(化名)接受第一台手术。小光几年前双眼视力逐渐模糊,以为是近视,自己去配了眼镜,但没什么效果,去年视力严重下降后,来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圆锥角膜。

“去年8月12日做了左眼的角膜移植手术,一直在等着右眼的手术。”小光的母亲耿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今年17岁,本来应该读高三了,因为视力问题,休学一年,“他非常着急,急着回去上学。”20日知道了何家庆教授的角膜在寻找受体,非常激动。

“以前我不知道何教授,但我儿子知道。”耿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人都感激何教授!”小光的右眼成功地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完成后,耿女士在病房里打电话回老家跟亲戚报喜,每通电话里都要提一句,“是何教授的角膜。”

14岁的小明(化名)来自大别山区六安,“孩子比较内向,本月12日学校体检,发现他双眼圆锥角膜后,他才告诉我说一直看不清。”12日,李永连夜带孩子来到合肥,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角膜移植是唯一的办法。

“一直在等,心里很急。”很快,李永得到消息,何家庆教授捐出了角膜,“以前我们也不怎么看新闻,不知道何教授,等我知道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角膜还捐给了我孩子,说不出的感谢!”

“两台手术都非常成功!”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付玲玲为两位患者做了手术。此次手术技术较为先进,手术第二天就能打开纱布进行透明度等的第一次检查,“如果恢复顺利,一个月以后,两个孩子都能重返校园。

何教授虽然走了

但他将最后一片光明留给了两位少年,

唯有致敬!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综合出品

值班编辑:李小咪

值班主任:马翔宇

值班主编:冯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