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不止你一个人这样,三个窍门请牢记

2021-02-02   福林妈咪

原标题:不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不止你一个人这样,三个窍门请牢记

文|福林妈咪

“你竟然不会给孩子讲故事?”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从来不给嘉恩讲故事,都是她自己看图。”

这个疑问是我提出来的,前几天领着二宝和闺蜜去逛公园,从公园出来后,看到对面新开了一家披萨店,点好餐坐下后,店里书架上摆放的绘本吸引了闺蜜女儿的目光。

她走过去翻看,拿了一本坐回来等餐,她翻开问我,我说让她问她妈妈,结果她妈妈跟我说从来没给女儿读过绘本讲过故事……

我当时就有点惊讶了。毕竟,现在很多家长都巴不得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能少玩点手机呢,而她却完全不在意这些。

但我发现她3岁的女儿是真的很想让人帮她读,一直在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求知欲爆棚,于是我就开始跟她讲了起来。

可能一些家长会觉得不会读绘本,不给孩子讲故事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其实呢, 睡前时光很重要,而睡前故事恰恰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出:

睡觉前,孩子如果受到刺激,大脑会提高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明显地提升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使人变得情绪不稳定、易怒、易激惹。

睡前给孩子读些合适的故事,可以缓解孩子的情绪

而且这些故事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记不得具体内容了,但是这 些经历会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潜意识并影响着孩子。

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来讲,睡前时光是可以给孩子提供温暖的重要时刻,尤其是那些总是缠着爸妈讲故事的孩子,那正是他们渴望温暖,渴望关怀的表现,正视孩子的这种需求,才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看看你是不是有下面这些情况:

没精力

要么就是因为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吃个饭,忙忙家务一身疲惫,孩子缠着你,让你讲故事,自己没精力。

觉得幼稚、浮夸

要么就是不会带着感情去读那些文字,从内心里觉得这些东西幼稚,甚至觉得自己投入感情去读会有些做作、浮夸,拉不下脸。

没有想象力,不会联想

很多绘本,尤其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的绘本,大多数是简单的几行字配合大篇幅的图画,可能一小会儿就给孩子读完一本儿书,想让孩子睡觉,可能三本下来孩子还不睡,渐渐也就失去耐心。

这是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许还有别的情况,但不得不说,我们这些家长之中,对于给孩子读绘本这件事,并不擅长,也不知道如何做。

讲故事并不难,记住三个窍门

营造合适的睡眠环境

这个 睡眠环境包括灯光、床上用品、故事题材三个方面。

最合适的灯光就是留一盏暖光的小台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感觉,会让孩子放松身心,并且感受到周围的环境更加温暖惬意。

床上用品包括,床垫的舒适度,床单被罩的材质等等,这些细节相信家长们都能注意到。

最主要的是故事题材。

最好是温馨安静、尽量精简的故事题材,这样才能更利于孩子入睡。

可以选择《晚安,月亮》《猜猜我有多爱你》这类的书,相对温馨。

而选择精简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有限,所以一开始要选择短一些的。

感情投入,不要不好意思

前面也说了,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做很浮夸、幼稚,但是不要忘了,故事的聆听者就是孩子呀,他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孩子带入情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当配合周围温馨的睡眠环境时,我们大人讲着讲着也会出现困意,配合这样的情境,语速逐渐放慢,或者看着孩子的表情,声音越来越小,语速越来越慢,孩子也就渐渐入睡了。

所以你的情感、语速、节奏都很重要哦。

情感这方面可以听一听凯叔讲故事,学一学,只要有心,都不难。

结合现实,让孩子学会更多,或者表达你的爱

在《 拜托了妈妈》节目当中,心理学教授黄杨名分享自己给女儿讲绘本的经历:

他说自己平时苦口婆心告诫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多运动、要早睡、要刷牙”但孩子就是不听。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读绘本时,书里说每个孩子身体内都有一个身体医生,如果不爱运动,不爱刷牙的话,身体医生就会跑掉。

谁曾想,孩子听到这里立马对号入座,问他:“爸爸,我身体的医生应该不会跑吧?因为我有吃水果,有运动,有好好睡觉。”

这是因为这个孩子有自己去意识到,那对于那些没有意识到的孩子,家长就可以特意结合现实情况,跟孩子强调一下,能让孩子自己思考,还能帮孩子学到更多,因为我们如果跟他讲免疫力,他根本不懂,但是绘本故事里的医生就很形象的让孩子明白了免疫力。

所以啊,不会讲故事可以多用心学一学,睡前故事就是最好的学前教育之一,只要睡前的一个小时就好,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帮孩子学习成长,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