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症”是秋冬季节养鸡场常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较寒冷的北方,是环境温度过低导致鸡采食量下降,营养跟不上而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所形成的一种营养性疾病。该病还会导致鸡产蛋量下降、鸡蛋过小、蛋壳质量差等结果。
得了低温病的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也因此导致发育不良,羽毛蓬乱;产蛋期的蛋鸡本身对钙、磷的需求较大,但患有低温病的蛋鸡因为采食量下降,加上对钙、磷等元素有一定代谢障碍,导致骨软变曲,严重的可出现且嘴软如橡皮,啄食困难,且两脚疼痛无法站立。还表现为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雏鸡表现为两胫弯曲呈弧形或X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
一、调整日粮
日粮的配比要求营养全面、合理。最好使用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适当补加足够的钙、磷和维生素D,以保证产蛋期的鸡对钙和磷的需求。对于已经罹患低温病的鸡加入可以增加日粮中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的添加剂。每公斤饲料中加入2 000 IU 维生素D、每只鸡每日1~ 2 m L的鱼肝油,可以促进鸡体对钙、磷的吸收。对于发病严重的鸡,可皮下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天6000~ 10000IU/kg,每3~5 天重复注射1次,一般 2~3次即可,配合口服钙剂效果更好。
还可以在鸡日粮中添加骨粉、贝壳粉、石粉等含钙和磷较多的物质。在全价日粮中,骨粉占日粮的l%~2%,石粉和贝壳粉在雏鸡饲料中合占 1%~ 2%,在蛋鸡、种鸡日粮中约占2%左右。
二、调整环境温度
适宜的舍内温度有利于健康和增重,提高转化率,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将鸡舍内的温度适当调高,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加装取暖设备,如果使用煤炉的情况下要注意通风换气,但在通风的同时要保证温度的正常范围,同时保证不让风吹到鸡的身体。
关于鸡舍的温度,育雏期的温度应控制在28度左右,过了育雏期之后可控制在20-25度左右。
另外要给予鸡群充足的光照,生长期一般为8小时/天,不宜超过11小时/天,产蛋期可达14小时/天-16小时/天。如果秋冬季节日间时间较短,或因鸡舍建设的位置问题导致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可用灯光替代,灯泡距地面2m高,鸡舍每15m安装1个有良好反射灯罩的40W灯泡,灯泡之间的距离应为灯泡离地面高度的1. 5倍,灯与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1/2。光照颜色,一般大鸡采用白光,小鸡可用红光。同时在饲料中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同时可以在鸡舍地面上铺设草垫,用来保暖,但草垫要勤加更换,以免时间过长使草垫湿度增大而降低鸡舍温度,并且长时间不换草垫,鸡的排泄物及饲料残渣长时间停留会繁殖过多有害细菌,引发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