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覃万梅:重返神农架,让土吊锅香飘四海
在湖北省西部,有一片以炎帝神农氏命名的大山——神农架。相传当年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教稼穑,最后也是在这里“架木为坛,跨鹤飞天”而去。后人缅怀神农恩德,便将这片大山称做神农架。
覃万梅就出生在这片大山之中,改革开放之后,背靠政策,覃万梅和乡亲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勇拼搏,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更让这座大山真正焕发了生机。
点击音频,更多精彩
她,曾因贫困走出深山
9月的湖北神农架林区天气已经逐渐凉爽起来,凉爽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让这里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场所,每到周末,游客会明显增加。覃万梅的饭店就在神农架的山脚下,如今,游客越来越多,她也在谋划逐渐扩大规模。
覃万梅是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她给自己的饭店起名为“奶奶的土吊锅”“爷爷的疙瘩火”,覃万梅说这源于她童年的记忆。那时,爷爷奶奶用土吊锅做出来的饭菜,她觉得特别地香。
覃万梅:每天我们放学回来,奶奶都会用吊锅炖肉、炖饭等我们吃,大吊锅炖肉、小吊锅做玉米饭。那时间的饭真的很香,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吊锅饭菜
现在看,记忆中的美味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物资短缺。神农架地区山高林密,虽然景色优美但是交通不便,而且耕地少。
随着改革开放,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覃万梅动了外出打工的心思。为了避免家人阻拦,19岁的她甚至没和家里人打招呼,就奔赴了山西。
覃万梅(左)在曾经居住的老屋前介绍过往生活
打工并不轻松。初到山西的覃万梅,别说被褥,甚至馒头都买不起。但是山里出来的孩子,为了生活什么苦都能吃。
覃万梅:在山西的话是给别人员工做饭,不到20岁。很穷。馒头当时是一块钱6个,买不起,一罐核桃米10块钱也买不起,在外面就老羡慕别人能赚钱。因为我们从小就开始做农活,打猪草做饭,所以很能受苦,什么都做。
后来,覃万梅从山西到青海、江西……靠着做饭的手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她也逐渐有了积蓄,甚至在邻近的十堰市买了房子。
覃万梅:从我开始赚钱的那一天起,我每个季节都会给父母买衣服、皮鞋寄回来。那个时候的愿望就是在城里买套房子。那时十堰的房子要25万,后来管别人借了一些,加上自己打工的积蓄买了一套。一大串钥匙拿到手的时候,我哭了,第一感觉不容易,第二不敢相信这套房子属于我了。
她,又因情怀重返家乡
覃万梅开的饭店叫奶奶的土吊锅
从大山走出来,在城里立足,覃万梅逐渐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火热起来。当年她司空见惯、甚至想要逃离的大山现在却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农业农村部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让覃万梅动了心思。
2010年,在外闯荡多年的覃万梅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她东拼西凑借了80万元,回到了那片曾经养育了她的大山,建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梅苑山庄”。
覃万梅:比如说搬水泥,那时候小工60块钱一天,我没有请小工,都是我自己做,一口砖是48斤,每天我的任务就是搬砖、和砂浆,我最后给工人开玩笑说,我除了不会砌墙什么我都会。
创业不容易,覃万梅最自豪的是能吃苦的本领没有丢下,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饱含着她的付出和艰辛。付出终有回报,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快速发展,她的“梅苑山庄”犹如站上了风口,快速起飞。
覃万梅:我是2010年5月份开的业,每一年差不多可以赚十几万块钱。就这样自己做了三年就把80多万的债还完了。
覃万梅的店
如今,覃万梅响应当地生态移民搬迁的号召,搬出了神农架大九湖核心景区,在坪阡古镇上重新开了店铺。也正是在这里,她经营着备受好评的餐厅——“奶奶的土吊锅”“爷爷的疙瘩火”。生意也更好了。
覃万梅:现在我每个店每天的毛收入能达到几万块钱,感觉生活充实多了。
现在,覃万梅的三家餐厅和一家旅馆共有员工三十多人,旺季时还要增加人手。马上,她的第四家餐厅也要开业了。幼时经历过贫困日子的她,非常乐于帮助乡里乡亲,店里的部分员工也是来自周边村精准扶贫中的贫困户。
感恩时代,让大山变金山
从走出大山,到返回大山,覃万梅的生活仿佛是画了一个圈又回到起点。但是这不是简单的轮回,而是山里人家几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覃万梅说,现在的日子好了,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了,她再也不想离开家乡,要通过自己的发展带富更多的老百姓。而且,她还要把大山里特有的文化展现给更多的人。
覃万梅:我有责任把旅游业做好。最起码我要游客到我们当地感受到我们的文化,感受到我们老百姓这种淳朴。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覃万梅总是感慨,一个普通的山里人家的女儿,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从前想都不敢想。是这个时代,让覃万梅的付出有了回报,是这个时代,让这座以神农命名的大山真正变成了造福人们的金山银山。
覃万梅老屋前的马路,如今很多村民已经离开这里,搬去了更好的住处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深入宁夏、内蒙古、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山区,采访了多个山区家庭。他们的故事,展示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中国乡村之声特别策划
《山里人家》
山水之间 记录中国
欢迎您继续关注
记者:李伟民、何鹏、凌姝
编辑:李雨楠
责编:杨滢
监制:彭忠蛟、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