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今年重点推进总投资近600亿元的27个项目,加快构建东西南北衔接顺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盯准发展目标打造立体交通网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既沿黄又沿海的城市,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东营交通运输局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东营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年)》作进一步深化提升,主要设想是:打通至京津冀、东北地区的“北上通道”;至长三角、江浙、两广的“南下通道”;经济南到兰州-西宁城市群,郑州、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以及经德州至黄河流域“几”字弯都市圈的“西出沿黄通道”;快速联系胶东经济圈的“东进通道”,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综合一体、东西南北衔接顺畅的立体交通网络。
完善“1+3+N”工作机制助推项目再提速
“1”是指成立1个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单位和县区负责同志参加的高效率工作专班,采取“双周例会、月度通报”等措施,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是指工作专班下设3个工作小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具体负责项目推进的综合协调工作。“N”是指对今年实施的27个项目,一对一成立27个推进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县级干部任组长,1名科级干部任副组长,抽调专业性强、事业心强的优秀干部组成,采取“一线工作法”,盯紧靠实,现场办公,全力推动。
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都不同程度面临征地拆迁、资金筹措、手续办理等大量难题,需要一个一个攻克。对已经开复工的11个项目,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赶进度、上投资,确保早日建成投用,特别是小清河复航及支脉河连接线工程,力争提前完成,走在全省前列。
对已经完成立项,今年二、三季度计划开工的14个项目,全力加快施工许可手续办理,在全省率先探索将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合并办理,实施流程再造,比常规流程节省近30个工作日,助推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对年内完成前期手续、达到开工条件的2个项目,压茬推进勘测定界、工程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具备开工条件,早日开工建设。
继续积极争取增强交通发展活力
多跑上去、走出去,积极争取政策,争取在下一步编制的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交通专篇”、山东省港口中长期规划中,体现更多的东营元素。
积极争取项目,将东营市项目挤进国家项目单子,加强与省港口集团、省机场集团、山东高速、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的合作,争取将东营更多的港口、机场、国省道项目纳入全省盘子,借助省级大型国企力量一并实施、统筹推进。
积极争取资金,在用好车购税、“四好农村路”、国省道大中修等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集疏运公路和铁路、国防公路、旅游公路等专项补助资金,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力争上级更多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东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大型央企国企参与东营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交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下一步,东营市交通运输局将聚焦攻坚目标,突出重点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节奏抓落实,坚决打赢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攻坚战,全面提升东营交通战略地位,为加快实现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作出积极贡献。(来源 大众网 记者 陈丽伟 李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