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到底怎么分?注意!四个情况下房子只属于男方

2019-07-11   点米社保通

离婚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两个人能够结婚在一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应该好好珍惜。哪怕是要是真的到了不得不离婚的地步,尽量也要弄得好看一些,不要因为财产分割而弄得反目成仇。

离婚房产分割

夫妻共同房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是双方婚前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在一般情况下,夫妻共有房产均等分割,但在实际中,房产方面的问题非常复杂,通常不太可能平均分割,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形进行分割。离婚时,可以对房产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倘若无法协商的诉请法院解决。

四个情况下,房子只属于男方:

1.房产在结婚之前,由男方个人出资购买的,这套婚前的房子不是作为婚房使用,也没有使用另一半的资金。这种情况下,该房产被视为婚前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需要提供证明,材料主要有,购房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产权证注册时间、相关存款或者银行的转账凭证。与此对应,如果是双方为了结婚购置的房产,另一方也付了部分房款,就算房屋产权证上没有署名,离婚时房产也会被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和上面类似,房产是婚前男方个人出资支付首付款,婚后男方个人继续还贷。根据婚姻法解释,此事房产依然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婚后还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支付的房贷,是属于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的,所以离婚时要折合成等比例的价值给另一方。

3.婚后,由男方的父母全额购置房产。这个时候,可以视为该方父母赠与其子女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必进行分割。这里的重点还是全款购买,如果是部分或者首付,就和第二种情况差不多了。要想证明是父母全额购置赠送给其子女的,需要提供父母购房款的银行转账记录、转账的用途等。提供这些的重点就是为了证明付款和购房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专款专用的真实性。

4.在婚姻中,签署了有关的财产协议的。比如在财产协议中,该房产归男方所有,这里就属于个人财产。但是这份签署的协议并不是离婚协议,而是婚姻期间签署的协议。在法律上,只要没办理离婚手续,就算签订了离婚协议,也是可以单方面反悔的,那样就不能作为离婚对房产进行分割的证据。

婚前财产分割

婚前财产是指结婚前夫妻一方已经取得财产。夫妻其中一方的婚前财产,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无论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获取,就能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如果没有约定好婚前的财产归双方共同拥有的,那么婚前财产在多数情况下归个人所有,当离婚时就无需进行分割。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婚前财产,夫妻双方可以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结婚后直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内夫妻所得的财产,除了双方约定外的,都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着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其中任何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做处分的,需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等。如何区分是否为夫妻共有财产是解决夫妻离婚财产分割与债务清偿的关键。

净身出户

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倘若一方有外遇净身出户这种要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可以约定一方净身出户,只要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况存在,这样的约定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