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兼并天下后,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北驱逐匈奴,收取黄河以南的土地,构筑长城,利用地形,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一万余里。蒙恬有十余年,驻守在上郡,威震匈奴,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毅。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着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蒙毅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蒙毅的父亲蒙武,在秦始皇二十三年担任秦国的副将,与王翦攻打楚国,大败楚兵,杀死楚将项燕。
可以说在秦国鲜有比蒙氏家族还要显耀的家族,但是大家更多熟悉的是蒙恬,为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对于蒙毅却不是很熟悉,甚至可能认为他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这就大错特错,蒙氏一家三代人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不过他们兄弟两人所在位置不同,蒙恬做了将军,深受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毅在内为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蒙毅虽然没有像哥哥一样经常上阵杀敌、叱咤风云,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勇猛将军,但是他的光明磊落、忠肝义胆,给人留下了一个正直的印象,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国志士。
而他的地位甚至比哥哥蒙恬还要高,,位至上卿,是秦始皇的“内谋”,相当于国家事务助理。他出门与秦始皇同乘一车,叫做参乘);进宫就谋事论政于秦始皇御前,即便朝廷里文官之首的相和武官之首的将,在御前议事的时候,也不敢与蒙毅争,不仅仅因为能力,更因为蒙氏一族。所以那时在秦国,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蒙毅的地位了。
蒙毅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从来没有乱用他的职权,当年赵高还是中车府令的时候,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判赵高死罪,但秦始皇却以赵高为人机敏的原因侥恕了他。但是此后赵高却记在心中,只想有朝一日报仇,而这也为蒙毅的死埋下了伏笔。
在秦始皇巡访会稽山,前往琅琊途中大病,命蒙毅返回会稽山进行祷告,而未等蒙毅归来,秦始皇驾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始皇对蒙毅的信任,他是想让蒙毅代替自己回会稽山祷告,在他的心目中,当时能代替自己的人只有蒙毅。但是赵高发动了“沙丘之变”胡亥成为秦二世,此时的蒙毅本还有机会。
但是蒙毅跟他的哥哥似乎都一样有点“愚忠”,当赵高蛊惑胡亥下诏命扶苏、蒙毅自杀时,蒙毅求见胡亥想问清自己的罪名,却屡次被拒绝,一直未果,其实这时胡亥想要放了蒙恬,但是因为蒙毅得罪过赵高,他想办法说动胡亥将蒙毅也囚禁起来。蒙家世代忠于秦国,但毕竟他们还是无罪之人,现在却要遭到这样的灭顶之灾,如何说的过去?最终就这样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