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录取还是服从调剂?如果填报志愿之后接到这些消息,要仔细甄别

2019-08-05   山河的意外

各位同学所在省份的录取政策,在某一些省份或者某一些大学的招生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预录取,服从调剂类的信息。比如小王在填报志愿之后的几天中,收到了山东大学招生办打来的电话,问其是否愿意修改志愿变为服从调剂,这样能够增大录取几率,学校也给予其预录取的资格。那么对于很多同学和学生家长来说,服从调剂和预录取完全是两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很多不懂志愿填报的同学和家长一下就慌了神,到底要不要服从调剂呢?或者到底是否要接受所在大学预录取的邀请,把志愿填在第一位呢?

众所周知,每个人填报志愿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总分确定的。大部分同学填报志愿的流程一般是先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所对应的省排名,对照志愿填报书上各个大学的最低录取投档线来投档。这样填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同学们根据这样的填报志愿方法基本上能够填上一两所还算不错的大学,也比较稳。而坏处是同学们即使被这些大学录取也只能够进入这些大学不太好专业就读,因为这些同学大部分是压分进的学校。而服从调剂和预录取这两个概念则在一些高分低报的案例中经常出现。

服从调剂指的是考生在填报了志愿之后,选择在分数不够自己目标专业的时候服从学校的安排,如此就能保证即使考生自己没有机会读目标的专业也能够留在这个学校就读。但是坏处就是很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完全不了解,完全不认识的专业就读。很多考生由于专业不对口,毕业之后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情况,非常可惜。

预录取则指的是目标院校的招生办工作人员非常认可考生,认为按照往年的经验,该考生很有可能被录取到这个大学,因此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一般会让这个考生把大学填在第一志愿,这样就能够增加录取概率。然而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所下发的预录取通知对于录取结果并没有干预能力。因为填报系统是由省考试院设定的,没有人能够变更,这就造成了部分考生由于分数不够被预录取学校刷下来的情况。曾经小编有个认识的学长由于和北京某大学签订了预录取协议,将该大学放在第一志愿,然而由于最终结果出来时分数不够,直接掉档到后面的志愿里,结果这个学长就莫名其妙地进入了自己用来保底的大学,可谓是非常可惜。

那么,同学们在面临服从调剂和预录取的情况时,一定要仔细甄别是否自己能够承担得起服从调剂和预录取的结果,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抱憾四年。

除了以上两个案例之外,小编还要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谨防自己填报志愿之后有可能面临的信息诈骗案件。由于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后,同学们和家长们都对自己的志愿结果特别期待,所以部分不法分子就钻了空子,谎称签订预录取的单子,让同学们能够有更高的被录取的机会。这时同学们一定不要心急,一定要和学校还有省教育考试院何时好,谨防被骗。

总之,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关系到自己未来四年学习的大学和学习的专业的抉择,一定要好好地参考更多的资料,不要在日后对自己当时做的决定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