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性能边界的不断扩展,传统联系方式逐渐被手机替代,以往通过打电话、用电脑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手机全部可以代劳。这种变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肉眼可见的,班级群就是十分典型的存在,相信全国任何一个学校的任何一个班级都有专门的“班级群”,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让老师方便快捷的把学校事宜通知到学生和家长,架构出一条高速信息桥梁。然而,辽宁一位“期末状元”不会想到自己只是在这条“信息桥梁”说了1句话,结果开学后就被学校开除,问及原因,学校还说:“自己心里没数?”
事情发生在辽宁鞍山的一所高中华育中学,由于开春以后,疫情形势发展复杂,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安全,各地学校先后延期了开学时间,鞍山的大中小学也没有例外。身为华育中学高二学生的李同学学习成绩十分出色,上学期期末考试还成为了“班级状元”,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听到延期开学,心中还是十分开心。不料,老师却在班级群发布了一条通告,通知学生提前开学。这让心生欢喜的李同学难免有些失落,于是,他在老师发完提前开学的公告之后,就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句话,哪知正是这句话让他开学后被学校开除。
李同学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句“赶紧打电话”,这句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没想到快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回应,有人问“打什么电话”,领悟快的直接回答“12345”。最终,到底有没有同学真的拨打了12345并不清楚,只知道就在老师发布提前开学公告几个小时后,老师再次在班级群发布了“取消开学”的通知。当时,李同学还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场学生的胜利,他却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在他开学之后就会发生。
经历了延期之后,华育中学终于开学了,李同学走进教室刚发下书包就把老师叫了出去,与此同时,他的妈妈也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让妈妈也到学校来一趟。李同学和妈妈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直到看到校长才被告知,学校要把李同学开除。妈妈还想为儿子争取一下,不要开除,记过处分、留校察看也可以,可惜,学校没有同意,原因正是前段时间李同学在班级群说了一句“赶紧打电话”,学校认为他的言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学校也不想把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开除,这也是不得以为之。
李同学的妈妈向学校争取“宽大处理”多次无果后,就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打了电话,被告知,教育局没有接到华育中学提出的“开除李同学学籍”的申请,李同学可以正常到华育中学上课。不过,李妈妈也在华育中学的某位老师口中听到一个中肯的说法,孩子就算回到学校,能够正常上课,但是,之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师问妈妈:“你觉得孩子还能像以前一样在学校学习生活吗?”
尚未成年的李同学仅是在班级群说了一句话,就把学校开除,笔者认为学校处理有失妥当,孩子只是玩笑之言,没有考虑到后果,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况且他也没有打电话,学校就把李同学开除,这么做有点过分了。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应当谨慎,要以“教育”为主,直接开除孩子,对孩子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太大了,有失“教育为本”的理念。
同时,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够吸取李同学的教训,发表言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注意场合地点,李同学的这句话发到其他群里或许没有问题,出现在班级群就有一点“带头闹事”、“推波助澜”的性质了。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