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实地调研我市垃圾分类工作

2019-08-28   西安城管

为了便于媒体关注和报道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展情况,更好地推进西安市垃圾分类工作,在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8月27日,我局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20多家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实地调研走访了浐灞生态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蓝田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厂、维尔利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地。参加调研媒体记者约40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处李小龙、我局宣教处负责人郭峰、生活垃圾分类中心负责人孙建军及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01

第一站:浐灞生态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02

第二站:江村沟垃圾填埋场

03

第三站:蓝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04

第四站:新城区西一路街办

05

第五站:维尔利餐厨垃圾处理厂

通过实地调研,媒体记者们更加深入了解到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和垃圾处理末端项目建设情况,通过宣传引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培养全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高新区城市管理局

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业务知识考试

文/图:张冰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近期,高新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各科室、大队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部门全体执法人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学习和巩固。

此次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业务知识考试,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执法人员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100%。考试前,分局领导要求各科室、大队根据各班次安排和实际情况对考试时间进行合理部署,并强调了考场纪律,同时要求执法人员严肃认真对待此次考试。考试内容紧紧围绕《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进行,涉及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宣传引导方法、四个分类环节的实施方案、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强化执法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业务知识水平,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站位。

考试结束后,各科室、大队统一收集试卷,并进行评分、登记、汇总,以考促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考试完毕后,执法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知识考试受益匪浅,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定信心、强作风、抓效能,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行动号召,做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者、推动者、践行者,培育广大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浐灞城管局加强地铁口周边市容环境管控

文/图:葛紫

为持续保持辖区地铁口周边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浐灞城管局坚持日常管理和联合整治,根据各站点人流量,合理安排值守人员,并与相关交警队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保持管控力度。

8月27日早7时,浐灞城管局积极配合交警灞桥大队十里铺中队、灞桥区运政、灞桥区综治办对长乐坡地铁口及长十路、沁水路、长荣北路、长乐东路周边“两三轮”黑摩的乱象进行整治;同时,组织属地执法大队对辖区各地铁站口及周边进行管控,巡查广安路地铁口、石家街地铁口等7处,及时劝离周边流动摊贩,避免阻碍公交进站,保障道路通畅方便群众出行。

行动中,在长乐坡地铁口、长十路南口等处,查处黑摩的10余辆,均由交警部门暂扣,清理地铁辛家庙D口、石家街C口周边流动摊贩5起,其它地铁口正常管控,持续保障避免摊贩聚集。

1

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天眼”作用

提供高品质管理服务

文/图:焦倩慧

流动商贩、出店经营、乱摆乱卖、机/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现象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让群众苦不堪言,像这样的投诉,航天基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每天都会接到。

为了能为市民朋友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航天基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高效运用辖区内23路固定视频点位进行远程巡查,另外还通过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检测商铺以及人行道是否有占道经营、闹市区或学校周边是否有车辆违规停放等情况发生。8月以来通过“天眼”系统发现受理占道经营90余起、机动车乱停放110余起,无照经营游商170余起等,全力配合执法人员的巡查工作,彻底扫除城市管理中的工作盲点。

航天城市管理服务热线(029-62352319),是城市管理工作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全天候在岗在线,充分发挥“24小时在岗的城市管理工作总调度”的作用,针对市民的热心来电,第一时间接听受理,确保群众有需要时,时时不掉线;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使服务热线深入人心,为平安航天保驾护航。

END

编辑:孙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