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紫》风评不佳,但热度不减?

2023-03-14   未来电影局

原标题:为什么《重紫》风评不佳,但热度不减?

《重紫》一开播就被打上“低配A版花千骨”的标签,但是全剧看下来,其实无论从剧情、人设还是镜头特效,都和《花千骨》毫无关系。

此剧拥有这样的标签,“得益”于短视频时代有过多的“标签党”,为夺流量,不择手段。《重紫》这部剧在互联网上,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风评不佳,但热度不减”,下面我们铺开来讲理由。

为何风评不佳?

第一,《重紫》一剧横空出世,而在此之前,有诸多同质化仙侠剧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从《花千骨》播出开始,仙侠“师徒恋”不再是一个新梗,这次《重紫》也走“师徒”路线,虽然剧情不一样,人设也不一样,但是始终没走出新的路子,而是沿着老路改革稍加改革创新,所以观众的预期就不高,属于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一部剧。

第二,该剧的价值观不妥。近些年,“平等”、“平权”等字眼被数次搬上影视创作的舞台,许多破除阶层观念,实现草根逆袭的剧已经层出不穷。

为什么观众对这样的剧好评连连?因为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维也在变化,原本守旧的阶层主义,宿命主义已经更新迭代,因为当下的时代给人以机会,草根和精英有了互换身份的机会,精英阶层不再是“被垄断”的。

《重紫》一剧开头就说明一事:代表着六界秩序的“六界碑”是由神界铸造,代表了世间的规则和真理。许多人都不清楚“六界”是哪六界,在此普及一项,六界分为神界、天界、仙界、魔界、妖界、人界。其中神界最为高贵,实力也最强,所以整个六界的“游戏规则”是他们定的。那么开头也交代了,三万年前神界覆灭了,转由仙界来守护六界碑。所以为什么剧中会有那么多“仙魔大战”?要知道能“战”说明实力相当,原先的“神界”对其他界属于“实力碾压”,而神界陨灭后,仙和魔的实力相当,才有了“争权”的契机。

从“平权”的价值观角度来看,确实在碾压型选手退场后,两个差不多实力的选手,为何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仙界”来继任呢?再说,自诩“守护苍生”的仙界本身也隐藏着各种肮脏手段和交易,并不存在“高人一等”的意识形态。

第三,该剧被平台捧杀得很厉害,自称是“s级”作品,特效的精细程度却连之前的“a级”作品都不如。除了特效,让人失望的还有人设,如网友所言“全剧恋爱脑,隔壁山上的草都被薅秃了”。从魔尊逆轮对水姬、到重紫对洛音凡、再到全剧男配、女配,真的没有一个好好搞事业的角色。当然仙侠剧走“情感”路线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想要塑造的人物呈现得更加立体,需要有多面性,不能单从情感下手,这样的人设过于片面。

第四,结局非常草率,前面把魔尊亡月塑造得那么强大,整个世上只有洛音凡能够与之一战,可是最后亡月却被净化了煞气的重紫给“一秒封印”,一点反抗都没有,非常敷衍。

最后重紫和洛音凡为什么会成为剑灵,也没有合理的逻辑说明,因为洛是为了重紫发动了镜心术而死,而所谓的镜心术要无爱才能发动,为什么心中有爱,有执念的洛还是能够发动呢?既然发动了,他也被魔剑刺透了,本应该死去,怎么又突然变成了剑灵呢?这一串都没有合理的说明,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的。

第五,镜头中透露着廉价感。看《重紫》的时候,总体观察下来剧本不错、特效也不错,但是镜头总是有廉价感,明明是按照电视剧的标准做的,却做出了网剧的效果。

该剧的编剧汤祁岑的代表作品有《执念师》、《老九门》、《沙海》等,作为内地女编剧,她的实力不俗。所以为这部剧的廉价感背锅的应该是导演,此导演的优势在于擅长动作戏,但是对剧情的细腻,镜头的质感等等把控也许就不够丰富,所以我们发现这部剧呈现出来也是动作戏到位,但画面的高级感不足。

为什么热度不减?

该剧的热门明星很多,如徐正溪、杨超越、马闻远、邓为等,从演员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该剧更加倾向90后、00后的市场,有了流量明星的加持,这部剧的关注度也是自然而然地上升。其中杨超越本人就属于“草根逆袭”的典型案例,与本剧中“重紫”的人设非常相近,所以角色给人更有代入感。

而且杨超越在此剧中,给人的惊喜连连,在演技上有很大的提升,对正邪两面的表情处理都非常到位,同时饰演了重紫、文紫、紫魔三个角色,对其来说挑战很大,但是杨超越确实算得上不负期望,表现不俗。至于其他角色,基本上全员演技都在线,不存在“出戏”的状况,从这一点来看还是较为满意的。

虽然前面我始终有提到这部剧的剧情其实很老套,集合了“古早言情”的几乎所有梗,如“替身文学”、“失忆文学”、“病娇文学”、“转世轮回”、“契约夫妻”、“绿茶”、“白莲花、黑莲花”等等。

但是市场上古早文学曾经俘获了很大一批年轻人的心,再老套也无所谓,毕竟有满满的“童年回忆”加持。所以虽然口碑不好,但是商业市场是有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套路得人心”。

当然,在我看来,涵盖的元素过多,本身也不好,因为这样剧集的节奏就太快,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过多,既然涵盖的面广就注定做不到深入某个点,所以剧情的核心就显得过于肤浅,作为观众我看到了三生三世的“虐”,但是很难感受到其中的“爱”。

我很欣慰的一点在于《重紫》的确在仙侠剧中做到了差异化竞争,导演很懂人心,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亮点:

全剧的思路是“先抑后扬”,因为重紫最早的设定是乞丐出身,没有教养,角色并不讨喜。但是当她复活之后,变成了历经磨难的成熟重紫,观众自然而然会开始怀念那个无忧无虑、顽皮可爱的少女。

我所谓的差异化,主要差异在洛音凡身上,这个人设和《花千骨》中的白子画有诸多不同。白子画身上呈现出来的更多是“禁忌”、“循规蹈矩”、“忍让”,可是洛音凡同样作为仙门老仙来说,他身上更多的不是压抑本性的东西,而是有很大部分是情绪化的东西,类似于“霸总人设”。

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洛音凡那么爱重紫,却忍心杀她,那是因为洛本身骨子里占有欲极强,他养了锦鲤,也养了狻猊,还养了重紫,但是重紫和其他两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有自由意志,她不听话,不会任人摆弄,所以在重紫的叛逆达到顶峰的时候,洛就会起杀念,他想占有的不过是那个听话的重紫。

我说的全剧恋爱脑,其中不包含洛音凡,他是最为清醒的,从头到位,他付出的代价都很少,大饼画的倒是实在不少,最后以身殉道,也是为了心中苍生,不单单是为了重紫

总的来说,《重紫》一剧始终在热榜上,说明其有过人之处,无论是流量明星,还是各种玩梗,只要抓住了眼球,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胜利。

但是这部剧的提升空间仍旧很大,我们不能单从商业来看一部作品,要从作品本身带给时代的意义来看,在当下的市场,我们更需要创新力,利用作品输出正确的价值观,相信未来中国的影视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