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10一个高中生在一个节目上发表演讲本来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因为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把这个学生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衡水中学的一位校长张锡峰,说了一句话,引起了一场争论:
“我是来自农村的‘土猪’,立志在大城市拱白菜。”
有人形容他咬牙切齿,面目狰狞,带点仇恨,也有人嘲讽他“凤凰男”“拿慕容复的戏”。
但是我们真的有资格嘲讽他吗?
诚然,“猪拱白菜”这种表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奇特的不良形象,但其实这只是演讲的一部分。
在10分钟的演讲中,张描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进入新环境遇到的尴尬和差距,以及对他的鼓励和兴奋。
张同学的母亲在听演讲时哭了,许多观众也热泪盈眶。
通篇来看,“白菜”可能指的是更广阔的眼界和见识,甚至是资源。至少不应该被狭隘地理解和嘲讽。
不知道什么时候喊出了贫富差别,改变人生的野心,表达了功利的欲望,却因为斗争态度的“下流”而备受争议。
就像一年一度的“毛坦厂中学之争”。
00-1010 A 《衡水中学24小时》视频导致屏幕刷屏。
早上6: 00,早操,22: 00,晚自习结束,晚自习。
穿插在这中间的,是学生们为了防止打瞌睡,主动站起来早读:
每天至少要学习14个小时,每月只休息一天,每年寒暑假不超过2周。
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并不太自大。
为了冲刺高考,学生每天6点开始看书,晚上10点50分上晚自习。1点多到家,然后写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通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
如果留在学校,好学的同学甚至会在熄灯后躲在厕所里复习知识点。
学生的正常欲望除了学习和三餐拉撒,其余都是多余。
毛中
的纪录片曝光后,全网争议,很多媒体指责毛坦厂,说这里的学生太辛苦,没有素质教育。
但他们没有问问,这些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拼?
这里是大别山,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这里的大部分学校一年只能考几十个本科。
大部分人最后的出路,是留在山区或者进城到工厂里打工或者去送快递送外卖,毛坦厂中学复读虽然辛苦,却是他们上大学的唯一希望!
如果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会发现去拼高考已经是他们冲出现有生活的最优解了。
衡水中学的张锡峰也是一样,他对自己与大城市的生活差异表露出来的不甘心,成了很多人嘲讽他的原因。
虽然在大家的印象中,现在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但其实,我们的本科率只有4%。
一位衡中的学生曾说:
“在今天这个社会,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东西,没有高考,贫困的学生就很可能,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人生,也不可能把家庭带出困苦的环境。”
而当毛坦厂中学的争议最白热化时,白岩松也说了一句话:
“无论如何,我做不出任何嘲笑毛坦厂中学的事。
当你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光环时,对于未来,只有靠自己打拼,而读书拼高考,也算是一条路。
我们都生活在巨大的隔阂中。没经历过他们的穷,我们不会懂他们想要逆天改命的决心。
是啊,不管是毛坦厂中学,还是衡水中学张锡峰的演讲,被很多人diss的原因,不过是这种奋斗的姿态,太不体面了。
但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怎么告诉他,去体面奋斗?抑或是,谁来教教穷人,奋斗该用什么样的姿态?
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是要告诉他,相信高考改变命运,还是要告诉他,爱咋咋地,躺平算数?
谁都想活得轻松,但不是谁都能活得轻松。
做人,请嘴下留情,因为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嘲笑任何一个平凡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