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文字”展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

2024-10-15     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10月14日上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盲文出版社、安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盲文发展史专题展“指尖上的文字”展览开展。

2024年10月15日是第41个“国际盲人节”。盲文,作为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一种文字系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排列组合,更是视障人士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盲文的诞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在工程建设和陈列展览中,专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10余处,安装无障碍电梯14部,展厅专用无障碍升降机5部,还在展览中增置了多处盲文说明牌。

“指尖上的文字”展览是中国文字博物馆首次展示视觉符号系统以外的文字形式。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盲文的独特魅力,这些由点组成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情感。它们见证了视障人士在追求知识、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关爱残障人士生活,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参观学习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盲文的发展历程、结构写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盲文,关注视障人士的权益和需求,增进社会对视障人士的理解和尊重,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次活动不仅是对盲文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对盲文丰富内涵的一次揭示,对盲文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一次展现,还是对无障碍交流和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有力推动。”中国盲文图书馆盲人文化研究部主任乌日娜表示,中国盲文图书馆将持续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盲文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为他们的语言文字权利、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期待与中国文字博物馆携手并进,共同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可及性和包容性,弘扬我国文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展览现场展示了盲文书籍、盲文书写的方式和盲文阅读的特点,唤起了现场观众对视障人士的尊敬以及对他们的关爱之心。现场触摸甲骨片和青铜器复制品,感受甲骨、青铜刻划的痕迹和甲骨文、金文带来的触觉体验。

学生张义博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盲文如何书写,如何进行盲文阅读,他说:“通过学习盲文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盲文让我知道如何关爱这个世界,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表示,下一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不断发挥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的功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全方位打造无障碍博物馆环境,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参观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为建设更加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dc74657375497bc226f685c44bcc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