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功臣,为边境交战作出了贡献,看筑垒地域在战争初期表现

2022-05-19     荣华之武器堂

原标题:被遗忘的功臣,为边境交战作出了贡献,看筑垒地域在战争初期表现

接上文 从未来战争角度出发,苏军筑垒地域在国境线全面展开,但困难重重

让我们来看看筑垒地域在作战中的一些应用吧。

西南方面军

俄罗斯拉瓦筑垒地域

由苏军独立机枪炮兵第35、140营,步兵41师以及边防第91总队负责。战争伊始,遭到德军第17集团军5个师的进攻。苏军在得到军属炮兵第209团加强后,击退德军数次进攻。6月23日,德军突破步兵159师防守的接合部,不得已,苏军于6月26日放弃。

德军拍摄的苏军筑垒地域火力点

佩列梅什利筑垒地域

由苏军独立机枪炮兵第52、150营以及边防92总队防守。守军在6月22日晨即占领工事,不断实施反冲击。德军仅仅为了争夺筑垒地域附近的桑河大桥就损失了300余人,而守卫大桥的只有苏军一个边防小队!之后,即便是德军夺取了这座铁路桥也没法利用因为桥梁还是处于苏军永备工事火力控制下。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守桥部队弹尽粮绝。

6月23日,守备部队得到步兵第99师增援,将德军步兵第101师逐出城外,之后3次打退德军的反扑直到6月28日奉命放弃。

佩列梅什利筑垒地域

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筑垒地域

在该地域,德军向第5 集团军当面投入10个步兵师与4个坦克师,苏军守备部队边防第90总队予以顽强反击。以下引用巴格拉米扬元帅的回忆录《战争是这样开始的》一书中所描述的,“。。。波塔波夫将军7月9日晚发来的报告,是最早出现的一线希望。他报告,由M·И·布兰克上校指挥的兵力不大的军队集群取得了战果。它是由各种各样的部队凑成的,负责防守沃伦斯基新城筑垒地域。当天,这些军队对德军步兵第298师部队实施猛烈反冲击,给该师造成了严重损失,夺取了沃伦斯基新城-日托米尔公路,以此切断了突向日托米尔的敌军坦克纵队赖以生存的主动脉。

11时收到了波塔波夫的报告。他的集团军所属步兵第31军和机械化第9、22军于8时向沃伦斯基新城和马尔赫列夫斯克两方向的法西斯军队实施了突击。冲击发展顺利。敌军正一边拚命抵抗,一边缓慢退却。波塔波夫报告,德军步兵第298师的一个团在第一次战斗中就被击溃了。缴获了一份该师师长的战斗命令。从命令中可以看出,法西斯统帅部担心遭到我第5集团军的突击,决定将用于向基辅发展胜利的赖谢瑙将军第6集团军主力调来对付它。此后该城一直坚守到7月底,拖住了德军第6集团军主力,并给对方造成较大损失。。。”

根据德军战报,其298步兵师7月17-7月28日损失2398人;262步兵师7月17-8月7日,损失2593人-阵亡634人,受伤1664人,失踪295人。

76毫米火炮堡垒

基辅筑垒地域

7月底,德军在基辅接近地集结了20多个师,方面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加强基辅筑垒地域的命令。除了机枪营外,集中了步兵147师的分队、空降兵第2军的2个旅、第一基辅炮兵学校学员、2个反坦克炮兵营等,共有4万人左右。在当地居民大力协助下,扫清了整个防御地带内永备火力发射点和土木质发射点的射界。与此同时,在前沿挖掘了防坦克壕,修了崖壁,设置了铁丝网、防坦克地雷、应用地雷,构筑了陷阱;在森林地段设置了鹿砦,炮兵阵地都有防坦克障碍物加以掩护。

8月6日,德军出动第6集团军第29军向守军苏军第37集团军发动进攻企图获得突破,在5天中,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发起冲击。德军集结重兵对筑垒地域尤罗夫卡、姆雷吉正面防守的步兵第175、147师部队实施猛烈冲击。苏军守军顽强奋战,同时方面军将可用的航空兵也用于支援作战。之后,苏军先后调集步兵第206、284师和空降第3军6旅,最终在8月12日击退德军第一次进攻。

基辅筑垒地域1941年8月形势图

德军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支实力雄厚的部队的当面,只有德第29军(冯·奥布斯特费尔德尔步兵上将)。8月8日,该军接到向基辅发起进攻的命令,但进攻毫无进展。4天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下令停止进攻”。

之后,德军再次调集重兵进攻(笔者注:德军出动了7个师9万人;还出动了重炮兵-2个355毫米榴弹炮营、1个420毫米迫击炮营和3个305毫米炮营),而苏军也加强了筑垒地域的防守兵力,守备部队调整为近卫步兵第28师,步兵第147、175、206、284和295师,共6万人。苏军的防御作战一直坚持到9月19日,共歼敌1.3万人,击毁敌火炮250门、坦克10余辆;苏军自身损失4.5万人,损失火炮800门和坦克10余辆。

1941年8月德军重炮对基辅筑垒地域开火

西方面军

明斯克筑垒地域

6月25日,德军第2、3坦克集群的先前支队(1个坦克团、3个摩托化团)前出到明斯克的接近地。它们在这里遭到已经在明斯克筑垒地域展开的步兵第2、44军各兵团(步兵第100和161师)的抵抗。苏军依托筑垒地域的工事和火力发射点,在6月26-28日顺利击退敌军坦克部队多次冲击,击毁德军坦克近百辆。

在苏军内部战时的通报中指出:“凭借防御区的有效工事,步兵第100与161师各步兵团在几个炮兵团支援下,在3天时间内消灭敌军坦克300多辆!而我军自身伤亡仅有数百人,其中161师603团3天作战仅阵亡3人,伤40人。”对于这个战果,笔者认为完全出于宣传目的,因为当时许多苏军战士表现惊慌失措,作为政治部门需要一些正面事例来鼓舞斗志;从另一方面来看,说明苏军筑垒地域对防御作战起到了一定作用。

明斯克筑垒地域的永备工事

布列斯特筑垒地域

6月22日-7月8日,布列斯特筑垒地域的苏军守军8000余人(第4集团军步兵第42和67师的7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2个炮兵营以及边防第17总队等)凭借着这座筑垒地域良好的工事设施以及自身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得德军第12军第45步兵师在强大炮兵火力以及航空火力支援下,在付出了损失1000余人的代价后才攻占此城。战后,为了纪念这场不朽的光荣之战,1965年5月8日,布列斯特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布列斯特筑垒地域一角

附:布列斯特德军投入兵力

陆军:第45步兵师,满编17000人,前身为奥地利45步兵师,法国战役中一举强渡埃纳河成功,以仅损失近千人的代价获得歼敌万余的战果

炮兵:第12军的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榴炮营,2个105加农炮营,6个210榴炮营以及装备“卡尔”超重迫击炮的833炮兵营

空军:投入第2航空队一部,尤其是第3轰炸联队,使用了1800公斤重磅炸弹

德军装备的斯柯达M1911型305毫米臼炮

西北方面军

谢别日筑垒地域

7月4-14日,德军装甲第3军企图突破谢别日筑垒地域的防御,但毫无结果。最后德军从两翼迂回并前出到其后方,德军集中了第51步兵军(辖步兵第98和112师)和装甲第48军击溃了守军苏军步兵第174师的抵抗,在7月20日攻陷该地。而首次参战的步兵第174师(该师1940年8月组建)由于表现英勇,不畏强敌,之后又在莫斯科会战中屡立战功,因而于1942年3月17日改番号为近卫步兵第20师,而师长А. И. Зыгин济金上校由于作战指挥有方在此战后于8月7日晋升为少将。

注:谢别日,普斯科夫州西南189公里的城市,1772年建市

德军在苏军筑垒地域前

从上述的战例中可以看出,由野战部队占领的筑垒地域可以成为一支强大的防御力量。可惜苏军战前工程作业未能全部完工,部队也没有及时全部展开,况且兵员与装备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对战斗行动产生不利影响。

尾声

在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苏军原先的筑垒地域基本都已失去作用,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公正的说,尽管由于苏军计划不周以及时间等问题,导致这些筑垒地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们还是对德军行动造成了许多麻烦。试想如果都按期完工,双方的边境交战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格局呢?

当然,战争期间由于为了保卫一些要点,苏军又建立了一些新的筑垒地域,主要有

Старо-Русский旧俄罗斯筑垒地域,位于伊尔门湖南岸,用于防卫伊尔门湖,1941年7月10日建立,共有194个火炮和机枪火力发射点,之后于7月30日废弃。

德军拍摄的莫济里-波多尔斯克筑垒地域照片

Красногвардейский克拉斯诺格瓦尔得筑垒地域,1941年7月4日建立,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4、21、34、36、126、247、260、262、264-270、274、276、277、282、284、289、291、294营等。整个筑垒地域拥有796个机枪和火炮发射点,装备479门45-130毫米火炮(其中高炮160门)。9月17日废弃,所属部队划归第55集团军。

编号150的诺夫哥罗德Новгородский筑垒地域(笔者注:1944年辖第215机枪炮兵营和独立第150、262机枪炮兵营),主要用于保护沃尔霍夫河。1945年5月后,此编号变为在远东的滨海边疆区达利涅戈尔斯克市用于保护科罗科沃湾的筑垒地域。

编号162的筑垒地域,主要用于保卫斯维尔河,下辖第425机枪炮兵营以及艇船19艘。1945年5月后,此编号变为在远东的滨海边疆区达利涅戈尔斯克市用于保护科罗科沃湾的筑垒地域。

机枪工事

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进攻。苏军战术中又出现了许多新名词-突破筑垒地域、强击群和强击支队,而突破筑垒地域成了苏军大纵深进攻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突击集团军在进攻中的一项最重要任务。当然,这已不是本文叙述范围,容后再叙。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da4fcbd125244305a6141bb3eb5c7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