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与棉花公证检验的建议

2024-01-21     天山植保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与棉花公证检验的建议

棉花是当今全球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深刻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农业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棉花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新疆,新疆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广袤的土地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世界棉花主产区。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以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目前新疆棉花产量已经占据全国的90%左右、全世界的20%左右,随着国内外棉花需求量的增加,新疆棉花产业地位日益突出。

“十四五”规划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时期也是新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建设美丽新疆、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时期。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如何实现新疆农业繁荣、农村兴旺、农民增收,谱写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华丽篇章,新疆棉花产业与棉花公证检验事业都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和更突出的贡献。因此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与棉花公证检验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 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理念的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讲好新疆棉花故事。棉花产业给新疆各族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是新疆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要通过传统媒介以及互联网自媒体广泛宣传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这一理念,在广大消费者群体中树立用新疆棉花制品就是支持中国制造、就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识。

二是厚植培育沃土,树立新疆棉花品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依法依规开展棉花收购加工经营活动,坚决维护市场秩序,抵制恶意竞争抢收棉花,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提质增效,提高新疆棉花加工及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全行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坚持守法诚信经营,共同构筑新疆优质棉品牌体系,推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搭建新疆棉花市场。促进棉花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棉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继续提高新疆棉花疆内转化率,推行“棉纺企业+棉花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链联营模式,引导加工企业向上游农民合作社、下游纺织企业双向合作,探索农民合作社与纺织企业直接交易模式,密切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联系。推动建立交易市场,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建设覆盖疆内疆外、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现货期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棉花交易市场,提升自治区棉花在国内、国际贸易中的定价话语权。

四是坚持政策导向,维护新疆棉花声誉。坚持“控制面积、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保障能力”的发展方向,完善政策扶持,健全补偿机制,探索补贴方式,提升棉花质量,稳定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维护新疆棉花产业良好声誉,促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寻求技术创新,丰富新疆棉花产业。为巩固我国纺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及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提高应对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鼓励在产品开发层面,加大新疆棉与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混纺产品的研发力度,创新含棉制品的功能性、舒适性。鼓励在终端层面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快速反馈至前端制造环节,充分发挥我国棉纺织产业链整体优势,拓展消费空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2 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措施的意见建议

立足新疆棉花产业实际,结合新疆跨越式发展趋势,围绕解决广大棉农、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最真实最重要最关切的利益问题,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巩固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地位。新疆贡献我国 90% 左右的棉花产量,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棉花产业布局,目前新疆本土已经初步形成棉花种植、加工、纺织等基本的体系化产业链。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搭建制度体系,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稳步推进棉花产业大市场构建。

二是进一步巩固新疆棉花价格稳定性。棉花价格与国内发展需求,国际经济趋势关联度较高,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以及西方势力诋毁,新疆棉花价格持续低迷。价格走低利润变薄严重影响了各族群众种植棉花加工棉花的信心,同时也影响了棉花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所以建议政府机构支持本土各类棉花行业联合会制定符合国情的棉花质量认证体系,争取棉花产品议价权,增强从业人员信心。

三是进一步巩固新疆棉花产业链条。纺织业已经成为新疆重要产业之一,成为转化新疆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对提高本土各族群众就业率,壮大地方特色经济体量,切实提高棉花产业从业人员收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偏远,本土纺织产品远离内地消费大市场,加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新疆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对新疆本土纺织企业提供生产改造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新疆优质棉花资源,辅助全链条突破,进一步解决新疆各族群众就业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进一步巩固新疆棉花优质棉基地规模。建议灵活运用历年棉花质量监测成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在南北疆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区确定一部分优质棉田作为示范田,扩大优质棉基地规模。以国际优质棉为目标,通过提高棉花种植标准化规范化举措,逐步提升新疆棉花的国际竞争力。

五是进一步巩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成果。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与棉农、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纺织企业负责人、棉花领域专家学者、基层政府“三农”工作人员展开深度交谈,广泛征求意见,继续深化完善棉花目标价格制度。通过贯彻落实符合新疆实际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措施,助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棉花储备供应安全。

3 对新疆棉花公证检验事业的发展建议

搭建一个周密的棉花公证检验体系,健全检验结果追溯制度,牢牢巩固公证检验公信力。促进棉花公证检验与棉花质量监测相辅相成,促进实验室检验、在库检验相辅相成,促进公证检验数据与棉花产业发展决策相辅相成,使得棉花公证检验能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布局,服务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确保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棉花公证检验重要性日益突出,检验技术显著增强,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使得棉花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支柱性作用更加牢固。

一是提升检验水平。提升棉花公证检验水平,使得新疆棉花公证检验在全国纤维检验领域成为独树一帜的标杆,并吸收引进内地纺织品检验技术经验,补全新疆检验机构技术单一、能力不足的短板,更好地服务新疆本土纺织加工企业。

二是落实机构改革。优质高效落实纤检机构改革,本轮机构改革以来新疆各地纤维检验机构的性质、归属、规模、职责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各地纤检机构要迅速适应新角色肩负新任务开启新征程,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公益化和市场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常态化工作的关系,在棉花公证检验事业上,以实干彰显忠诚担当。

三是强基固本增效。加强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升级改造和运行管理,根据以往棉花公证检验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实验室进行合理优化布局,引入电子化流转程序和智能化运转设备,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援的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在检测领域的权威性。

作者:马干(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图文编辑:天山植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cebe9b75377043cada01be6255e1e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