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见一些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类似于,谁家的某某某为了家人付出了多少,他们对家人付出的壮举通常会被好事之人广为传颂,让听到的人无不对他们肃然起敬,并暗暗下决心以后自己也要把他们当成自己行事的楷模,对家人无私付出。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别人兄弟姐妹的身份看来,有人肯为他们无私奉献自然是好事,可在自己伴侣的角度看来,这些无私付出可能会是一种很傻的行为,甚至会让夫妻关系生起嫌隙。
在各种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中,究竟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这个问题成为横溢在夫妻之间的一个最大的矛盾。
重情重义的人会认为是兄弟姐妹亲,足够清醒的人会知道把妻子当成最亲的人,其实这些争执迟早会有答案,只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 。
只有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人,才能够真正明白答案是什么,一位亲身经历过的老人就有足以警醒世人的答案,很现实。
一:为兄弟姐妹付出太多,导致夫妻反目
今年70岁的李伯提起过,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去帮扶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这个年纪他本该可以享受与老伴牵手看夕阳的幸福,却因为这件事到老了却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他是家中的老大,从小他的父母就跟他灌输这样的一个观念:他赚的钱兄弟姐妹也有份的,不能独吞。
当时尚且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李伯,一直把父母的话当成人生宗旨。
赚了钱,他第一时间是把钱分成五等份,每个兄弟姐妹各一份,在把钱交给兄弟姐妹时得到的声声感谢,他的事迹被外人传颂后得到的肯定,都让他无比自豪。
只是单身时这样做当然并无不妥,毕竟赚多少都他自己一个人的,别人也无权过问他的安排。
但到了后来他成婚后,他的收入依然是按五等份来分配,这样的做法当然会遭致妻子的反对,结了婚,所有收入都变成了夫妻的共同财产,妻子是有权利插手他的分配的。
可张伯妻子各种反对抗议无效后,李伯依然愚昧地我行我素,他的妻子一气之下就跟李伯离了婚。也因为这件事,十里八乡无人再敢嫁李伯,李伯就这样孤独了一辈子。
二:在最需要兄弟姐妹帮助的时候,却遭冷落对待
李伯当时如此尽心地帮扶兄弟姐妹,除了是父母对他洗脑成功的原因,还有他自己的私心 。他总想着自己这样帮他们,到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一定会对自己伸出援手。
可现实是,在他得了一场大病,却没钱医治时,他的那些兄弟姐妹纷纷开始各种推脱,没钱没时间没精力,没有一个人愿意感恩他曾经的付出。
生过这一场病,李伯才算是真的看明白了,他曾经以为自己的无私,也能换来兄弟姐妹的无私,他曾经以为没了妻子,自己的人生还有兄弟姐妹也就足够,可现实真是狠狠打了他几个巴掌,让他终于清醒,可惜清醒的还是太晚了。
李伯醒悟后说:
“兄弟姐妹只能是亲人,而妻子是家人,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妻子能一直陪自己到老,只有妻子是会真心希望你好,因为你好与不好,是与她的利益切实有关的。”
而兄弟姐妹总会有自己的小家,总会有他们需要去承担的责任,无论他对你的困境是真的有心无力,还是故意如此对你,他们的心总是你不可掌控的。
因此,重兄弟姐妹而轻自己妻子的人,是真的傻。
你的付出只是为兄弟姐妹做嫁衣,甚至有可能别人只是利用你,如此不对等的关系,自然也不可能能得到价值相同的回报。
在婚恋市场中遇到这样的人,任何足够清醒的人都会及时逃离,因为他已经可以预见到自己与你的结局。
既然如此,还不如长痛不如短痛,让愚昧的人独自去承受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所有褒贬,对于对方来说未必不是一种修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