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乳腺癌?别慌,先看看这个!

2024-01-18   湖南医聊

原标题:乳腺肿块=乳腺癌?别慌,先看看这个!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检查手段,它能及时发现我们身体中的潜在问题。然而,当你在体检中发现乳房肿块时,你是否会感到惊慌失措,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离乳腺癌已经不远了?今天,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就来解答这个问题,为你揭示乳房肿块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乳房肿块=乳腺癌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乳房肿块并不一定就是乳腺癌。事实上,许多乳房肿块是良性的,比如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这些肿块虽然需要关注,但通常不会发展成癌症。

如何判断一个乳房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

这需要根据肿块的多个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包括肿块的形状、边缘、活动度、硬度等。如果肿块呈现圆形、边界清晰、活动性好、质地较软等特点,那么它很可能是良性的。反之,如果肿块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活动度差、质地硬等特征,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恶性的。

乳腺彩超报告上一般会有BI-RADS分级,主要是根据结节的特征进行量化评分分级,如生长状态、边缘情况、血运情况、钙化情况等,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级:正常乳腺检查结果,患者乳腺没有明显的结节、囊肿、钙化等;

2级:乳腺占位属于良性,没有恶性风险及可能性,但有囊肿的可能;

3级:乳腺占位基本属于良性乳腺结节,恶性风险很小(<2%),一般为低回声结节,比如较为常见的乳腺纤维瘤;

4级:具有一定的恶性可能性,乳腺结节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征象,又可以详细分为4A、4B和4C三个不同的级别。其中4A恶性可能性为2%-10%,4B为10%-50%,4C为50%-90%;

5级:乳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极大,良性可能性极小,通常恶性几率为90%以上。

6级:已经行病理检查后确诊为恶性病变。

对照上述分类标准可知,大部分体检报告单上bi-rads 3类之前的肿块,一般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哪些人群容易得乳房肿块?

1、年龄30-50岁的女性乳腺结节较多发,可能与体内激素波动有关;

2、有乳腺结节家族史的人;

3、长时间处于压抑、焦虑或精神紧张的状态,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者;

4、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等;

5、不规律睡眠,月经不规律者;

6、长期饮用奶茶、饮料、咖啡等,长期高脂肪饮食者。

何时要警惕良性乳腺疾病恶变的可能?

1、乳腺增生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之前会出现乳房胀痛,月经开始后症状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也有少数患者在月经结束后乳房疼痛依然存在,这要结合身体状况来分析,如果最近身体比较劳累、工作压力较大或是睡眠质量较差等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包括自我减压、改善睡眠、减少熬夜、保证休息、适当进行运动即可。但是,如果月经期结束,增生的肿块也没有缩小,通过调节后也没有改变,则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

2、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与激素波动有关,一般以单纯性囊肿为主,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但是,如果为复杂性囊肿或混合性囊肿,则要注意恶变的可能,需要进行穿刺、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具体性质。

3、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以15-35岁的女性最为多见。一般情况下,单纯性的乳腺纤维腺瘤不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但是,较大的乳腺纤维腺瘤(大于2cm)则需要手术切除,并要进行病理活检明确其良恶性。

如果发现肿块短期内(3个月内)增大明显,能明确摸到,乳房局部变硬,皮肤出现发红或者橘子皮样改变,要及时至医院就诊。

总之,预防乳腺肿块并不难,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饮食合理,适当锻炼。最重要的是,对于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月经初潮过早(<13岁)或绝育晚、超过35岁还未生育或未母乳喂养过的女性,则要注意定期进行乳腺癌的筛查。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四科(心胸乳甲外科)常规开展各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乳腺微创旋切术、各种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MDT会诊等综合治疗,为患者提供精湛的技术服务和规范的治疗。

如果你不幸被诊断为乳腺癌,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所以,当你拿到体检报告,发现乳房肿块时,不要惊慌失措。应该保持冷静,遵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外科四病区 肖炳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