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完《射雕英雄传》之后,金庸趁热打铁,编撰了一部武侠与爱情相结合的巨作《神雕侠侣》。
看过《神雕侠侣》的读者会知道,书中里呈现的江湖恩怨固然精彩,但还是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让人记忆犹新。
作为《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同样让人感慨万千,但不知出于何种缘故,金庸起初将小龙女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不容亵渎的仙女,可后来金庸写着写着,却让小龙女失身于道士尹志平。
不过,在小龙女失身前后,杨过和公孙止都有机会和小龙女发生关系,不过二人却表现了一种坐怀不乱的举动,这又该如何解读?
一、修真道士尹志平
杨过和小龙女情愫暗生之后,二人历经了诸多风波变故,可最让读者们扼腕叹息的当属小龙女丢失守宫砂的悲剧了。
那时小龙女带着杨过潜过水道逃出了古墓,在终南山的草地上盖了两间茅草屋。一日深夜,欧阳锋突然打破了杨、龙二人那无忧无虑的生活。
欧阳锋为了将一身所学传给杨过,他施展逆转经脉之法点了小龙女的穴位,然后带着杨过扬长而去。小龙女无法动弹,只能软瘫在草地之上,却被全真教的道士尹志平趁虚而入、辣手摧花。
原来尹志平虽然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也修炼了多年的道法,可每到春暖花开之时仍不免蠢蠢欲动。尤其是在见了小龙女惊为天人的绝色容颜之后,尹志平更是魂牵梦萦、夜不能寐。
一日深夜,尹志平眼见小龙女躺在地上无法动弹,自觉机不可失的尹志平再也按捺不住,他蹑手蹑脚地靠近了小龙女,然后用一块青布蒙住了小龙女的眼睛,最后做出了一件人神共愤之事。
既然修真道士尹志平都把持不住,为何杨过和公孙止却能坐怀不乱?
二、坐怀不乱的杨过和公孙止
杨过虽然比小龙女小,但二人仅仅只有4岁的差距。那一年杨过20岁,小龙女24岁,二人为了修炼《玉女心经》,相约到郊外的草丛里练功。
原来《玉女心经》非同小可,修炼者需要脱得一丝不挂方能避免走火入魔。照理来说,小龙女美得不可方物,就算有草丛遮挡,寻常男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会意乱情迷,可杨过却真的做到了无欲无求,否则他早就走火入魔而死。
再看公孙止,他似乎也有坐怀不乱的壮举。
那时小龙女因为和杨过产生误会愤然出走,却吐血昏倒在了密林之中。恰巧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路过密林,他将小龙女带回了绝情谷悉心照料,还用家传的灵药相助,最终救活了小龙女。
看过原著的读者会知道,小龙女可是躺在公孙止的寝室里长达半个月之久,在小龙女昏迷期间,公孙止真的没有做出什么出格之举么?书中是这么写的,公孙止救了小龙女之后,将她安置在自己宅中半月有余,凭着家传灵药,小龙女半月之后这才醒转。
按照原文的设定来看,公孙止可是有过一次婚姻,在这之前,公孙止还和一位婢女有染,只不过被原配裘千尺发现之后这才忍痛割爱。
此后的公孙止为小龙女的美貌所迷,他绞尽脑汁要娶小龙女为妻。在杨过前来和小龙女相认之后,公孙止再也不装了,他撕开了面具露出了本来面目。书中是这么写的,公孙止知道自今之后,这女子对己只有怨憎,决无半分情意,点头道:“你能回心转意,于大家都好。今晚你我洞房花烛之后,明日一早我便取药救他。”待公孙止发觉小龙女有了殉情之念后,他暗暗心道:“此时将这小子杀了,看来柳妹立时要殉情而死,我定须逼迫她和我成婚,过了洞房花烛,再杀这小子不迟。”
这样看来,公孙止是一个不择手段之人,他为何不在小龙女昏迷之时动手?
三、结论
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我们尚且年少,只知道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直到我们长大之后体会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方能领悟金庸的言外之意。
原来小龙女虽然妩媚动人,但杨过自始至终都当她是师父、当她是姑姑。好比在小龙女在失身之时就曾问杨过为何不娶自己为妻,你看杨过当时是什么反应。原文是这么写的,杨过从未想到过这件事,突然被她问到,不由得张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妻子,我怎么配?你是我师父,是我姑姑。””
既然杨过自小就将小龙女当成长辈,他又怎么会对小龙女产生私情邪欲呢?
再看公孙止,此人可是一个色中饿鬼,可他却在小龙女昏迷期间“金盆洗手”,这确实有些不合理。不过,你若听了裘千尺这句话就会猛然醒悟了。
那时裘千尺、公孙绿萼都被杨过从崖底救出,为了击败公孙止,裘千尺道出了一个秘密。原来公孙止家传武艺闭穴功夫有个破绽,即饮食之中不能沾得半点血腥,否则前功尽弃。
裘千尺知道公孙止的命门所在,她用计将鲜血滴入茶中骗得公孙止喝下,破去他苦练多年的闭穴功夫。
但这和昏迷的小龙女又有什么关系?
前面提到,小龙女是吐血昏倒在密林之中,这才被公孙止遇上。既然是吐血昏迷,小龙女浑身上下必然沾满了血迹。而公孙止的闭穴功夫不能触及半点血腥,这样一来,就能完美地解释在小龙女昏迷期间,公孙止为何能表现得如此谦谦君子了。
综上,金庸的武侠小说初读起来荒诞不经,但随着读者们长大成人、历经了风霜雪雨,却赫然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映射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着实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