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患者高先生,青年人,突然四肢无力1天,无法行走,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急诊查体四肢肌力4级,急查电解质提示血钾1.9mmol/L(血钾正常值:3.5-5.5mmol/L),急诊科医生初步诊断为低钾血症,立即予开通静脉通道静脉补钾,心电监护等,入住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内分泌科主任杜晓明博士介绍,血钾1.9mmol/L,属于危急值,严重时有生命危险!经积极抢救,小伙子血钾恢复正常,肌力恢复,已经能够正常行走。接下来就需要找低钾血症的原因了。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本次发作低钾时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减重节食,无特殊服药史,但其有血压增高史4月余,最高在168/108mmHg(正常血压<140/90mmHg),平素未服药,未规律监测。予以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提示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根据高血压、低血钾明确,接着进行了实验室检查:血钾<3.0mmol/l,24小时尿钾>20mmol/d,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提示醛固酮增高、肾素浓度低、ARR比值升高,完善肾上腺CT提示左侧肾上腺腺瘤(约22mm的类圆形低密度灶),最终诊断肾上腺腺瘤(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随后进行了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切除术。
杜博士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患者中并不少见,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约为17-23%;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异位醛固酮分泌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以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碱性尿、碱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治疗方式有:一,手术治疗:确诊醛固酮瘤,可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二,药物治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有男性乳房发育、阳痿等副作用。上述低钾血症患者经积极查找病因,及时切除肾上腺腺瘤,目前血钾正常,血压恢复正常,暂不用服药,患者十分感谢内分泌科团队,帮助他找到了病因,避免了走弯路。
低钾血症病因主要有:其一,摄入不足(昏迷、消化道梗阻、长期厌食或禁食等);其二,细胞内外转移(胰岛素治疗、碱中毒、钡中毒、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其三,丢失过多(消化道、经肾丢失等)。低钾血症危害主要是:一,神经肌肉系统:可引起呼吸困难、四肢瘫痪、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等;二,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室纤颤等;三,泌尿系统:可能导致肾小管受损,引起肾功能障碍,容易造成低氯性碱中毒;四,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便秘,严重时甚至麻痹性肠梗阻等。“因此,发生低钾血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内分泌疾病的可能,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肾素瘤、甲亢性周期性麻痹、Gitelman综合征、巴特综合征等,针对病因治疗,防止遗漏疾病,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杜博士提醒道。(顾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