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这些学生获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2024-05-16     生活报

近日,在春晖创新成果奖联评答辩中,18名优秀哈工大本科生脱颖而出,获得哈工大第八届春晖创新成果奖。据悉,“哈工大春晖创新成果奖”是哈工大设立的学生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一等奖获得者何年栋说:“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担任助管,到进入悟山青环保创业团队,我辅修金融专业、走访校友企业……得益于学校的全过程支持,为我创新创业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通过大创项目我联系到了心仪的导师并进入了实验室,和团队研发出能在零下 70 度稳定运行、性能媲美商业电池常温性能的抗低温锂电池。未来,我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研发综合电池体系,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一等奖获得者杨玉麒表示,“本科期间,我早早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和挑战,也逐渐对科研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并立志投身科研事业。除了在实验室中积累经验、学习技能,我对学校的各种选修课都有极大的兴趣,我所修课程学分达到200学分,远超本科生要求,通过不断开拓眼界,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会继续在科研路上做永不停息的追梦人。”

一等奖获得者周斯腾说:“大二时的创新创业课程《空间轨道设计竞赛指导》点燃了我对航天工程的兴趣。在授课教师张刚教授的指导下,我选修了专业课《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课程成绩获班级第一;同时,我自主立项研究具有约束条件的卫星小推力变轨策略,最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航天工程领域的顶级期刊AST上发表1篇论文。面向未来,我将继续开拓创新,拼搏奋斗,让青春在科研攻关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等奖获得者 李鹏翔,“谭久彬院士从一张借来的实验桌走向国家科技奖领奖台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决定选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仪器学科。我喜欢了解不同领域的新事物,也非常享受探索未知的过程。凌晨两点在实验室只为一个实验结果,连续通宵后马不停蹄地上台答辩,和队友一次次共同走过凌晨的校园。从节能减排大赛,到数学建模竞赛,再到传感器创新大赛,我的科创竞赛涉及仪器、数学、能源、人工智能、物理等多个领域,我认为大学生活的意义之一就是去了解每个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尽情探索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

二等奖获得者潘文博说:“自大二加入 SCIR 实验室以来,我在导师悉心指导下,潜心钻研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在实验室的时光让我明白了通力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我深知在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跟上。我还成立了哈工大-华为智能基座社团,社团成立一年以来吸引了近百位成员。我也尝试将自己的努力转化为推动中文 AI 开源社区发展的火苗,我在 HuggingFace、魔搭社区开源的中文预训练模型和数据集月均下载过万。生逢其时何其幸运,未来我会坚持科研热情,磨练自身能力,在 AI 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三等奖李馨睿介绍,“入学初,我实地调研了拜泉县同乐村的饮用水质提升工程,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从最基础的化学滴定开始,我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近4年的实验室生活。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水处理设施的能耗和运维成本。在陈忠林教授的指导下,开发了适用于农村的活性炭吸附与臭氧微纳气泡间歇式原位氧化再生活性炭的组合工艺。目前,我正致力于用质谱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水中新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未来,我会保持热爱,继续在水处理领域深耕,把科研课题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吕晓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a579852f1e93914b36244dc1d3b4a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