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故事将河东大地五千年经典文化浓缩为一园,让建筑有思想、环境会说话、空气有温度、居民有信仰,给子孙后代注入高尚的基因。“满园美景,故事连篇,日月惊开天地眼;遍地华章,匠心独运,风云轻诉古今情。”就是一个让人明礼的地方、让人向善的地方,更是让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和小编一起了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济背冰。河东故事之永济背冰。
永济背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发源并流传于永济市西南35公里处的长旺村,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相传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北征攻打蒲津渡时,清军将领夏新强拆民房,点燃木料架构防御体系。太平军部将本村人相福录献策下黄河凿冰,然后背冰块灭火破城,果然成功。相解甲归田后,在本村组织民众创编民间舞蹈反映当时的场景,以展示华夏儿女的大无畏的精神。此后传承至今,形成了风俗习惯。
“背冰”表演属民间舞蹈类。其重要表演动作有下河、破冰、匍匐前进、刀枪不入等表现前人大无畏精神的舞蹈动作。背冰俗称“亮膘”,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一个个赤身裸背的男子,仅穿一件红色大裤衩,将一块约二寸厚的大冰块贴身背在脊背上,不断变换队形并进行表演。 在背冰活动开始前先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被当地百姓称为“逗社火”。大清早,一群10岁左右的黄河娃在大人的安排下,手敲锣鼓,怀抱公鸡,到各“社火头”家门前去耍闹,目的是督促“社火头”赶快带领大家闹“社火”。逗社火过后,就会看到一支由一名大汉扛着木檀大旗的队伍,接着五六支队伍相继接踵而来,较大的队伍在木檀大旗后面有铳队、龙虎牌、背花锣鼓队、背冰手,排在最后的是一座精致的花轿,坐轿人煞是威风。
这些社火队伍在村口一片空地集中后组成大型社火队,开始游街串巷表演,领头人肩扛木檀大旗,身背闪亮的大铡刀,威风凛凛,势不可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进,背冰人终于抵达了胜利的“彼岸”,把身上的冰块重重地摔在地上,预示着“背冰穿越火墙”的成功。背冰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得到人们的自发传承,成为春节期间代表性的风俗活动,用长旺村人的话说是“敲一年锣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
非常高兴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进步,讲好河东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增砖添瓦!
请大家把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火炬传递下去,把河东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魂魄传播出去,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人,让每一个人修身立节,让每个家庭和气吉祥,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