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图卡
说到北极,很多网友都会想到美丽的冰山,还有憨厚的北极熊,但是随着北极冰盖消融,这里作为新航路的价值开始体现。对于追求全球霸权的美国来说,他们似乎不愿意成为看客,而是迫不及待想建立在北极的霸权地位。
据俄罗斯《消息报》6月20日报道,最近一周以来,美国战略部队在北极地区异常活跃,想在北极掀起新的“寒战”。
报道显示,6月18日当天,至少1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进入北极圈活动,当天还有B-52战略轰炸机进入鄂霍次克海,逼近了俄罗斯的战略重地勘察加和萨哈林,此前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也曾经在这里活动。
除了战略轰炸机之外,美国还增加了军舰在北极地区的训练频率。在今年5月份,美军多艘驱逐舰和北约舰队一起,在巴伦支海域演习,杜鲁门号航母也曾经进入北极海域,这是近30年来美军航母首次重返北极。
除了军事动作之外,美国还加强针对北极的基础建设,此前美国只有三艘极地破冰船,早在6月9日,总统特朗普就已经下令组建新的极地破冰船队,规模将比现在至少翻一番。
美国在北极动作频频可不是心血来潮,如果北极航线得以开通,那么东亚和北美、欧洲的贸易航线将会大大缩短,其意义恐怕能够跟当年地理大发现相提并论;但北极的意义绝非仅限于经济利益方面,事实上从冷战时期开始,美国就注意到了一件事,弹道导弹的最佳飞行路线其实就是北极上空,这也是美军将北美防空司令部设在阿拉斯加,而重要的反导防御系统测试也主要在阿拉斯加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现在盯上了北极,中国并不是“局外人”。2018年1月份,中国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自己定义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是“近北极国家”。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关系到中国的航路安全,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中国目前的航路依赖印度洋和太平洋,而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对中国海外贸易的航路安全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尽管目前俄罗斯在北极开放方面处于先导地位,不仅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极地破冰船队(多达34艘),而且还有全球唯一的极地军事基地,但是美国毕竟拥有更多的资源,如果北极航线不稳定,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损失,中国不应该作为北极的看客,而是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
就目前的情况看,与俄罗斯加强在北极的合作,是应对美国在北极咄咄逼人态势的选项之一,加强在北极的科考活动,与俄罗斯合作生产更多先进的极地破冰船、包括核动力破冰船,与俄罗斯军队在北极地区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等等。
美国不希望我们出现在北极,想把北极也变成它们的后院游泳池,我们就不应该让美国得偿所愿。如果有可能,我们当然希望能用和平的方式去参与开发和利用北极,但是美军已经将轰炸机、核潜艇甚至航母战斗群开进北极,我们就要做好两手准备,绝不能让美国从所有方向对我们形成战略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