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读了几年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对于自己在大学的这几年究竟学了什么知识并没有什么印象,反而学完了之后再回忆起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现在本科生的就业成了一大难题,很多学生可是加入了考研这场战役中。但现在报名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那些成绩较为普通的同学可能在专业选择方面就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还有一些同学比较想考上一所名校但由于自己的分数可能不高,就只能选择一些比较冷门,没有太多人愿意报考的专业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但在一些朋友眼里看来,既然选择读研,就必须选择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毕竟在毕业之后肯定就直接走向岗位了,如果选择一个不是特别有前途的专业,那么不是给自己挖坑吗?但其实就专业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冷热。一些真心学习某个专业并且能把知识学好的同学,在进入社会之后,仍然能找到一份特别不错的工作。
前段时间小编的亲戚跟我说,自己家的孩子今年研究生刚刚毕业。到现在已经进入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了,上个月他到手的工资竟然超过了两万。小编还记得当初她说自己考研的时候选择的专业并不是特别好,现在竟然能赚这么多钱,他选择的究竟是什么专业呢?
这个专业其实真的很神秘,可能很多朋友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全称叫做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看名字就知道这个专业偏向于管理学但还有点农业和经济学的意思。但我们都知道选择一个专业的时候,自然是越具体越好。像这种涉及知识比较广泛的专业,出来之后学得不精,能找到好工作吗?
其实这个专业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这些课程和学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们差不多。但是他们还是要学习一些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多少还要接触到运筹以及农业知识。因为这个专业开设的课程确实比较多,每一项课程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这个孩子在读书期间会经常跑到其他专业的课堂中蹭课。
研究生期间每一位同学最重要的工作其实是要做研究写论文,这个孩子对知识的涉猎比较广泛,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并且若他所感兴趣的方向,在毕业之前竟然发表了四篇论文。毕业之后他没有打算继续读下去的念头,所以他在最后一年的时候就开始找各种工作。的确,在找工作的时候,别人一听到自己是这个专业出身的,可能第一个想法就是不接受。但他在大学所在的城市里面试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由于他在面试环节中表现特别优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为了留住他,更是答应给他丰厚的薪水。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现在每个月能够拿将近两万块钱的工资。
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会被选中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面试环节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他研究生所在的院校并不是很出色,但是他非常自信,在面对询问的时候他更是知道主动展现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论文拿给管理层的人看。
面试的时候是讲究很多技巧的,很多时候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留在这家企业的主要因素就是别人对你的印象如何。从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们也能够明白一些道理,即使一些专业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比较少,但这并不会阻碍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寻找他们的伯乐。不管是否选择读研,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永远不要觉得我们是普通院校出生的学生,没有过人的能力。自信和对自己的认可是我们的最大法宝,除此之外,我们的成就和努力便是我们的加分项了。
你觉得“冷门”专业的学生应该提早做好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