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过半,2020年的奇葩事情已经很多了。没想到,一个县城居然可以疯狂举债400亿,打造了大批奇幻、奢华建筑,让人大开眼界。
贫困县举债400亿
本来小县城举债400亿已经很奇葩了,更奇幻的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今年才刚刚完成脱贫摘帽。而那些奇幻建筑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修建了。
独山县地处贵州省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全县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辖8个镇。2018年常住人口为34.67万人,2019年GDP为125.74亿元,人均GDP仅3.63万元,也就是说,独山县居民月均收入仅为3025元。
《独山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显示,独山县有贫困乡5个,贫困村74个,占总村数的55.6%。贫困人口59500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大约17%。也就是说,在完成脱贫摘帽前,在独山县,至少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贫困人口。
虽然独山县人口不多,GDP不多,财政入不敷出。但是俗话有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被免职时,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这意味着,独山县每年仅债务利息就超过40亿元。
正因如此,潘志立被舆论称为“全国最会借钱和最敢花钱的县委书记”。
奇幻建筑大多烂尾
独山县拥有众多标志性建筑,而且造型有些天马行空。其中包括拥有顶级硬件设施的古风博物院、预估造价为3000万的独山钟楼,及造价高达2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建筑。
古风博物院不仅有A馆,还有B馆,颇具规模。
网友吐槽更多的另一个项目是“毋敛古城”,这片仿古建筑群因酷似故宫,被外界戏称为“独山版紫禁城”。
古风博物院厚重的金属门,颇有档次。博物院里面更是富丽堂皇,非常奢华。不过与小县城的建筑调性确实不太搭。
天下第一水司楼于2016年9月开工兴建,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楼高99.9米,进深240米,共24层的大型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水司楼”。
该项目对外宣称,建成后,有望申报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1、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
2、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
3、世界最大牌楼(跨度41米、高28米)。
虽然整体看气势恢宏,其实建筑其实已经烂尾。而且对民生造成了损害。
一位村民透露:家里的土地被征用,新修的房屋被强制拆迁,家里的猪、牛不知去向,“田土没有了,把我们农民害苦了。”
除了这两个建筑,独山县政府的大楼更是气势压人:
更加匪夷所思的还有,独山县的盘古庄里,还有一个一公里见方的祭坛。
站长提示下,大家从外形比较下,像不像北京的某建筑。
这些恢弘的建筑背后,大家会问,钱从哪里来的?
官场地震大面积腐败
负债高昂,总得有人负责。独山县县委书记、县长已经于2018年双双落马。
今年1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刊发文章称:在潘志立的错误带领下,一些领导干部上行下效,搞政治攀附、人身依附。形成了“山头替代组织”“圈子替代班子”“商业原则替代组织原则”的现象。造成了大范围的腐败,独山全县8乡(镇)、25个县直部门“一把手”几乎“全军覆没”。
可以说,大举举债并非独山县的专利。此前,总投资24.9亿元的银川西夏区特色小镇项目、投资约20亿元的四川成都龙潭水乡仿古小镇、拔地而起的辽宁抚顺“生命之环”。这些竞相攀比的“豪华景观”都曾引起舆论的关注,不过这些景观虽然负面影响也比较大,但都没有独山县这样,为了大搞建筑,负债居然达到400亿。
400亿的债务,直接导致独山县经济受到了重创。
2019年,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独山县财政总收入仅8.27亿元,比2018年大幅下滑12.6%,未达到此前8%增长目标。
今年,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独山县财政收入更是大幅下滑。当地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4月,独山全县财政总收入仅完成1.99亿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26.1%。
好在今年7月14日,独山县作出回应:已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推进问题整改。今后将严格项目审批,坚决杜绝新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对于独山县来说,潘志立时代已经过去。不过那些他留下的宏大建筑,还在警示着后来者,不再犯同样错误。
债务是把双刃剑,搞好了能促进经济增长,搞砸了则欲速不达,尤其是在腐败严重的的地区。
独山县属于山高路远的偏远山区,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搞跨越式发展没有错,适度举债发展本身也没有错。不过400亿元,对于小县城确实不少,这笔钱可以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