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究竟有多牛?

2019-07-09     浩强资讯

在《大美湖北》随州站节目中,博物馆成为了嘉宾们探访的第一站。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随州博物馆的众多藏品见证着湖北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与变迁。而其中曾侯乙墓,更是中国考古界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究竟有多牛?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下。

多件文物创“世界之最”

1978年发掘于随州城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是一座战国早期曾国国君墓。这座沉寂2400年左右的地下宫殿,共出土礼器、乐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1.5万余件,文物保存之完好、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二十八星宿图漆箱

自曾侯乙墓重见天日,专家们就对其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发现曾侯乙墓文物创下许多“之最”:世界上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图;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酒器;目前所见最早的竹简实物;出土盏、漏匕、杯、带钩等一批金器,数量之多在先秦墓葬中罕见,2156克的金盏更是出土最重的先秦金器;十二律俱全、一钟双音的曾侯乙编钟,是音乐性能最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乐器之王及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礼乐文明的最高体现。事实上,曾侯乙墓出土的音乐文物数量惊人,共计125件,相配的演奏工具和各种附件1000余件,涵盖古代八音的七种,其中多件为世界考古史上所仅见。

出土青铜器总量超10吨

在上世纪90年代,我省19件文物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中,曾侯乙墓文物占9席,分别是:曾侯乙编钟、铜尊盘、联禁铜壶、铜鉴缶、铜鹿角立鹤、编磬、大尊缶、云纹金盏和漏匕、16节龙型玉挂饰。

曾侯乙云纹金盏

曾侯乙联禁铜壶

其中,曾侯乙尊盘饰龙84条,蟠魑80条,制作复杂,造型美观,极尽奢华。它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至今未出现复制品。专家称,曾侯乙尊盘原为曾国先君所用,可能在当时就是稀世珍宝,曾侯乙继而用之,并将盘内铭文改刻为“曾侯乙作持用终”。

曾侯乙尊盘

中国最早的“冰箱”——铜鉴缶

被称为“古代冰箱”的铜鉴缶,外表极富装饰美,集浑铸、分铸、焊接制作工艺于一体,缶置于鉴内,盖好盖,二者浑然一体。“铜鉴缶”有两层,相当于“缸中缸”,是用来存酒用的。到了夏天,外缸与里缸之间的夹层就派上了大用场,在夹层放一些冰块,可以保证酒的质量。

曾侯乙墓铜鉴缶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共38种134件,是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墓葬。它们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美,采用浑铸、分铸、熔模铸造(失蜡法)等冶铸技术和透雕、错金、镶嵌等多种工艺,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代表了古代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本文由“浩强资讯”发布,2019年7月9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OhcRGwB8g2yegND2K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