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花海,居然还不要门票!常熟新晋网红地,去过都说不错

2020-10-09   若有所思CS

原标题:遍地花海,居然还不要门票!常熟新晋网红地,去过都说不错

我妈说:“老家福山有一个新的景区,七大姑八大妈她们国庆假期都去了,拍的照片可好看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常熟福山人,我居然不知道老家福山,多了个网红打卡地?

看看窗外蓝天白云,想着假期过去了,应该不挤了。于是去接了爸妈,说走就走,一起秋游去。

这个常熟新晋网红地,便是常熟七峰村的铜官山,离常熟市区约18公里左右。

陪着父母在铜官山景区游览了一下午,随手一拍便是这样的场景。遍地花海,还居然不要门票。

离开铜官山的时候,问妈妈“要不要去看附近的那片粉黛了”,她居然说不要看了,这里看花看过瘾了。

这几日的江南,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白云朵朵。开车在乡间小路上,无比的愉悦。

从我出生到初中毕业,都是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的。那时候,每天都会经过这条路去上学。

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曾经家中一贫如洗,她和我爸靠着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

其实我是个标准的农村女孩子,但我一向引以为豪。

回乡下老宅看了一眼,曾经的村庄,如今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感觉自从童年的老宅拆迁,我便是没有故乡的人了,一直在飘荡。

曾经那个农村长大的傻傻的姑娘,去看过很大的世界。但是那么多年的农村生活,让我保持着内心的纯真与善良。

乡间的童年,给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站在田间小路上,我仿佛看见曾经那个穿着母亲做的花裙子,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时空里与我对望。

导航到了铜官山景区,停好车,随意逛逛,不用赶时间。游客稀稀落落没几个,喜欢清净的模样。

门口写着“一座常熟城,半部福山史。”

我的家乡福山镇(如今并为海虞镇),北临长江,因为曾经一座山叫做“福山”而取名福山。

这是常熟最早建镇的地区,曾经商业兴盛,亦是江海要塞,“福港观潮”曾是虞山十八景之一。

曾经在福山境内有七座山,位于七峰村的铜官山,便是其中一座。

入口处的草地上,有红色的moonbaby字样。嗯?月亮宝宝?

爸妈坐在草地拍了张合影。这里虽然不是名胜古迹,但是,是我们的家乡,很有纪念意义。

我长大了,在世界各地流浪,陪他们的时间也不多。好在他们身体健康,也懂得如何让自己充实,甚是欣慰。

地上有一条彩虹色的引导线,三三两两的当地人,悠闲的乡村时光。

这里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铜官山上山巷。

父亲说,以前这一片地区相对于整个福山镇,相对比较穷困。如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你看这乡下大别墅,多舒服啊!

再往里走,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

花海里还有凉亭和桌椅,供游客免费使用。在这里喝茶野餐倒是很不错,只可惜没有热水泡茶。

大片大片的格桑花在阳光下盛开着。

没有女人不爱花吧,刚好穿了件粉色的碎花裙子,让我妈也给我拍了几张照片。

花海里有稻草人,还有这些小造景,虽然有些乡土气息,但拍照还挺好看。

“大美海虞,无忧小镇。”一直不习惯把这里叫做海虞,多年的习惯,还是会称呼为福山镇。

作为一个中年大妈,我妈拿着丝巾在花田里扭来扭去的造型,是必须要为她记录的,好让她美美的晒个朋友quan。

我妈说,“你懂啥,我这一身黑,披条丝巾才好看。”

“嗯。好看好看。”

这里还建了一些共享茶室,扫码付费使用,但似乎还没有启用。

草坪、假山,还有我妈和红丝巾,多么协调的场景啊。嘿嘿。

如果海拔43米也算山的话,铜官山的确是一座山。等我去过5600米海拔后,家乡的“山”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坡。不过,物以稀为贵嘛!

去往山铜官山的路上,有一个城墙遗址,大概是新造的遗址吧。

铜官山上有一个七峰亭,也是新建的,供游人小憩。

站在七峰亭内,俯瞰七峰村,感叹着这千村美居,改造的真不错。如今的农村,越来越让人羡慕不已。

在景区闲逛,遇见一个老爷爷卖柿子,后来又跟着他去他家里采柿子去了。爸爸也很开心,给我们摘了很多柿子,2元一斤,收获满满。

回程时路过福山镇上,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曾经的电影院等早已不复存在,不由心生悲凉。

曾经热热闹闹的福山庙会,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多少孩子的期待啊!

带着父母的铜官山一日游,看着他们如孩子般快乐着,我也很快乐。最近花开的正茂盛,抽空去拍照喝茶吧!

关于若有所思:江南小女子一枚/环球旅行家/到达南北极/旅游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