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行业有没有必要“引狼入室”?革新为重,让暴风雨更猛烈些吧

2019-12-22   卡车之家

中国乒乓球厉害地球人都知道,长期“独孤求败”让国乒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忧虑这项运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在2009年的时候国乒提出了“养狼计划”。希望通过培养竞争对手促使乒乓球运动良性发展。

回看中国卡车行业,在国内也是处于垄断地位。与国乒不同国产卡车并不算业界“一等一”的高手,“养狼”谈不上,“引狼”或许更贴切,通过“狼”的威胁促使国产卡车更快更好的进步。

那么今时今日的中国卡车行业,有没有必要“引狼入室”?如果“引狼入室”现阶段是否合适?

失败的“引种”模式

在探讨“引狼”模式之前我们先说说过去的“引种”模式。所谓的“引种”模式就是引进国外先进卡车企业在国内进行合资建厂。

“东风日产柴”“华沃”等都是这一模式下的产物。日产柴在全球商用车领域都算一号人物,沃尔沃更是全球商用车领域的头部玩家。但这些实力不凡的“狼”,在中国“娶妻生子”后代却活的并不好。

合资企业内中外双方的博弈,产品脱节造价高昂等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中低端占主导的市场,那些国外品牌高高在上的形象与市场格格不入,水土不服一直困扰着这些“外国狼”。

本来希望用“外国狼”的基因提升国产卡车的品质,其后代却深陷“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现实给了“引种”模式不及格的分数。

为什么要“引狼入室”?

所谓“引狼入室”就是放开外国卡车品牌在中国建厂的限制(目前国家已经计划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确立竞争中性的原则给予他们国产品牌同等的待遇。

国产卡车在国内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这一切都是通过超高性价比占领中低端市场达成的。

以手机为例从当年万元大哥大时代到千元智能机时代再到如今几千上万的高端机,手机行业走过一条典型的U型曲线;而中国卡车行业也基本遵循这一曲线,现阶段卡车高端化的趋势已经明朗。

国产卡车十几年前就在高喊“冲击高端,对标欧美”。现实是国产“高端重卡”的销量占整体卡车销量的比重并不高,很多大型物流公司都会选择进口车型。过去“土洋结合”后代们的尴尬在国产高端重卡身上重演。

如今坊间传闻斯堪尼亚要在中国建厂,奔驰重卡要国产。无论消息真假相信欧美卡车巨头们不会坐视中国高端市场不管。而一汽、东风、陕汽、重汽都有布局高端车型也证明国内厂商看清了卡车高端化的趋势。

问题是国产卡车高端化走的异常艰难,叫好不叫座亦或是被诟病名不符实都是常有的事情。这其中国内厂家对中低端市场依赖形成的品牌低端印象,粗糙的做工与不良的售后引发市场质疑与不认可都是原因。

可以说造车态度与技术实力是阻碍国产高端化的两座大山。没有谁愿意和别人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却赚着更少的钱,高端化不单是趋势也是国内卡车厂商的现实需求。

而“引狼入室”能为国产卡车高端化提供两大助力,首先威胁之下国内厂商前进的动力会更足,诸如不注重细节,售后差这类态度问题会被迫纠正,对品牌的建设也会更加用心。

其次外国先进卡车车企的造车及用车理念如果普及能够极大推动国内卡车高端化的进程。这些对国产卡车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现阶段“引狼入室”是否合适?

从国家计划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来看,至少在决策者看来是合适的。国产卡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国外先进商用车企面前不再是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甚至成了他们入乡随俗学习的对象。

国内卡车厂商在对国内运输需求的理解远在国外品牌之上,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也是他们的底气所在,遍布全国的销售及售后网点也是国外品牌短时间内追赶不上的。

应该说国内卡车厂商在面对国外品牌还是有底气的,至少在中低端市场国外品牌不想也不敢去染指。

而中低端市场就是国内卡车厂商的“稳心颗粒”和利润奶牛。即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高端细分市场拼不过国外品牌,有中低端市场的持续输血下也能跟他们打持久战,进而提升实力与之正面对决。

从相关报道来看,在对待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这件事情上,商用车企明显比乘用车企更有底气,这也印证了现阶段“引狼入室”是合适的。在内部革新乏力的情况下,借助外力提升自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笔者研究中国卡车在国外的表现来看,国产卡车确有革新的必要,因为这关乎整个行业是否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卡车行业发展的好对国家经济也是一大助力。能看到中国培育出世界级的卡车品牌是很多人的心愿。所以对于中国卡车而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文/卡家号:小K)

【卡车之家客户端下载】看最新卡车资讯,APP市场搜索“卡车之家”,客户端阅读体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