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防疫“守夜人”24小时在岗严守成都“东大门”

2020-02-13   天府早报

凌晨2点的成都,室外寒气袭人。当大家纷纷进入梦想之时,在成南高速、成绵高速、成金青快速路出口处,交通卡点工作人员仍在逐车逐人排查;龙潭防疫医学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正为留观旅客监测体温;医疗机构救护车司机在岗待命……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成华区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率先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路口设置了严密的临时检测点和入城卡口。组织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坚持24小时轮值,严格对入城车辆进行登记,对人员进行排查,牢牢守住成都“东大门”。对于在夜间值守的人员,更是被市民亲切地称作防疫“守夜人”。

截至2月10日24:00,成华区14个交通卡口昼夜累计排检车辆69万多辆、人数174万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累计发现发热高烧等体温异常人员18例,转诊6人。

年夜饭吃一半就紧急归队

大年三十晚上7:39,成华区交通执法大队队长张猛正和家人吃着年夜饭。突然手机响起,接成都市疫情指挥部紧急通知:24日24时起,在高速路出口设立公路卡点,对疫情重点区域车辆入蓉进行查验。他立即放下筷子,和家人简单交代后就出门了。一边走一边电话联系尚未离开成都的3名队员,到成南、成绵高速路口汇合,制定卡点设置方案、协调高速路明确任务、安排设备保障、联络公安、医护人员……当晚22:00,第一批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工作到位,成南、成绵高速公路卡点同时开始工作。当天,张猛一站就是一个通宵。

自卡点设立开始,成华区住建交局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分6个班次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值守初期,由于防护物资紧缺,很多值守人员用雨衣作防护服、用泳镜代替护目镜走上岗位。坚持所有通过车辆必须问源头、去向,人员必查体温、必问接触史,确保不漏一人一车。

最多一天接打百余个电话

晚上9点过,成华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办公室,刚端上泡面的马健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又匆忙赶往成南高速路口检查点。“设置的防疫防控临时检查点多,需要内外沟通联络的事务多,非常时期耽搁不得。”马健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一天最多接打100多个电话。“生命很脆弱,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守护好这座城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健表示,成南高速作为外地来蓉的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车辆通过,检查站的同事24小时不间断对进城的每一辆车进行查验,对每一个人的信息和出行情况进行登记,协助现场医务人员测量司乘人员体温……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第8个深夜,马健在他微信朋友圈写道:“和同事们一起从白天忙碌到夜晚,天亮后,还会迎来更艰巨的挑战……无论工作再多,都希望自己每天能和大家奋战在一起。”已经一周多没回家的马健,坚持“疫情一日不灭,我们决不后退!”这也是同马健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所有公安民警的共同誓言。

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门户”

“成金青快速路是成都进出城的重要通道,位于成华区龙潭街道辖区内。”成华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成金青快速路疫情防控工作,设置了“成金青快速通道卫生宣传检疫点”,由龙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警察、街道党员志愿者负责对进来的车辆和人员进行24小时的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检测、车辆消毒等工作,严守成金青快速路“门户”,切实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华西社区报记者 赵霞(图片由成华区外宣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