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带饭的年轻人

2019-12-16     成都Big榜

闻着不知哪里飘来的烧卤味道,环视一圈,“你今天带的啥?”询问各自的饭菜,夹两筷子,舀一勺子,成为每日中午办公室“御膳房”新的节目。


吃完,迅速回归平静。刚刚,明明聊天聊得笑声那么大。



笑声中,其实带着一丝辛酸。每天焦头烂额思考点啥外卖。自带午饭、看似安逸丰盛的年轻人,也不易。



“连续在29个夜晚,炒菜炒到11点”


套了件champion,脚踩双椰子,红星路小二黑即将挤入地铁早高峰的人流。他那双肩背包里的两个玻璃饭盒,地铁安检小哥盯着监视器,看得再清楚不过。


藏着掖着的饭盒,安检小哥也看得太多。坚决不提外包装——装饭盒的条纹保温袋——走在路上,是带饭青年人,尤其是男青年最后的脸面。



中午十二点过,打开双肩包取出饭盒,揭开,放进微波炉,火力调到最大,叮四分钟后端出。今天小二黑带的主菜是炒牛柳,另一个是番茄炒蛋。


红椒炒牛柳,乍一看惊艳,吃一口讲究,抹了黑胡椒。同事都清楚,小二黑今天又是在某超市下单的成品菜,自己回家翻炒熟带来的。


不想赞美厨艺,同事只想问何必。超市点单,自己下厨,做好带来,这和点外卖有啥区别?也不便宜。


小二黑的回答是:有。吃得更好;吃得干净;说吃的是某某超市的菜,体面。实情其实是小二黑之前中午下楼吃饭的饭搭子散了,点外卖点来点去都是那么几家,也不合算。



做饭,成了小二黑每天下班后在出租屋不得不干的事情。下班走的时候点单,自己到家,菜也送到家。不洗不摘,切好、码好料的菜,加班到很晚,已经够累,小二黑也做。


不做,明天吃啥,怎么合群?这是触及灵魂的问题。


“连续在29个夜晚,炒菜炒到11点”。有天22点22分弄完,明明卖相看起来丰盛,但小二黑无论如何,累到一口都不想吃。


小二黑瘫在沙发上,望着那一锅刚出锅的土豆烧鸡,自己想不通为什么这个点还要这么累地做饭。但他也知道,明天同事是会赞美自己厨艺高超的。


“烧鸡是我自己搭配的料烧的”。然后,然后,小二黑又坐起把鸡肉舀进饭盒。



只是有一次,想换成莴笋烧肉,出锅,莴笋烧得不见踪迹。他依旧是照烧土豆的法子,先下莴笋后下肉,毁了。这事,小二黑鲜有提及。


小二黑也不会大张旗鼓,那份红椒牛柳是周二活动价,买一送一买的。



很多次,他带的米饭其实都是点的外卖。“懒得淘米,懒得洗锅。两份米饭,晚上吃一份,明中午一份,两块钱”。



"啊,忘带了"


加班回到家,“还是做晚饭吧”。解冻,清洗,备料,下锅……凌晨,终于起锅的烧排骨,板栗睡前还在微信上和同事分享,明天午餐自己不用吃外卖。


第二天到办公室坐下,板栗一声“啊~”,发现彻底完蛋。烧排骨早上装好放桌子上,但忘带。昨晚所有的辛苦化为灰烬,她巨气,同事狂笑。


板栗曾经是办公室最勤劳、最不可思议的带饭年轻人。


她养着一只猫,前段时间猫生病,板栗每天五六点起来照顾猫。间接产生的结果是,板栗顺便把自己的午饭给做了。


"简单的炒菜,没办法弄复杂的菜。新鲜的,总比隔夜的好。"尽管这样过了好多天,板栗还是没有养成习惯,工作忙到昏厥,最近依旧点起了外卖。



“头天晚上吃,第二天中午继续吃”


端着饭盒,扯了把椅子围坐在饭桌上,小菌子宣布自己要加入办公室带饭小分队。第一次办公室带饭,小菌子带的一盒笋子烧牛肉,那是当天众多带饭队伍中最为隆重的大菜。


一句"就是有点咸,还可以吃"是客气,话的重点是菜是小菌子男朋友做的。"他做饭,我洗碗"。备受宠爱,甜,就够了。


"煮了一大锅,起码要吃三天"。果真,小菌子第二天带的依旧是那一盒笋子烧牛肉。比晚上做了一大锅,晚饭吃,明儿中午还得再吃一顿的陈菜相比,更陈。


陈菜,不喜欢,也忍着,毕竟稍微省事。


有天听了母亲隔夜菜吃了不好的提醒,每天都带饭的XH当时就听进去了。改,明天就改。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现做,"做到8点过",炒了菜,煮了汤。


一身油烟,洗完澡之后,XH发誓再也不这么早起来做饭。辛亏自己出门不用化妆。化妆和早起做饭,再厉害勤劳的女青年,也只能选一样。



“周一,仅限周一"


烧菜和其他小炒相比,永远是大菜,最容易在周一的办公室午饭中遇见。周末才有时间做丰盛的餐食,周一的微波炉,也注定要比平日排稍久的队。


喵喵周末回了一趟婆婆家,周一依旧带的是大菜炖排骨。被赞美丰盛,她没好意思接受,"其实不怎么好吃,家里长辈做的,听说我带饭,特意留了"。


不好吃的话,当然不能当着长辈的面说。能做给你吃就不错,也没让你怎么费力,想下一次继续吃省事的饭,就得忍着。


这情商,这智商,谁都有。



“我妈来了”,以及"我老公做的"


前天外卖点的羊肉米粉,昨天外卖点的香辣冒菜,今天巧妹居然也自己带饭。巧妹装饭盒的袋子,是某年单位发的粽子的保温袋。三个菜,有肉有虾。


其中还有一小碗鸡汤,里面特别加了虫草花熬制。没有别的原因,"我妈这两天来看我了"。


过了这两天巧妹又得重新回归点外卖的生活。非要自己做,巧妹也不是不会,就是觉得太麻烦。买菜洗碗,怎么想都麻烦。



三土的父母亲前来看她,也会为她准备辣子鸡、粉蒸排骨之类看起来就麻烦的菜。


虽然这样的时光不常有,但菜品的丰盛程度和吃现成的撇脱,还是足够让人眼红。拐姐将巧妹的便当发给了自己的妈妈,“妈,你看别的小朋友的午餐”。


终于,过了几天拐姐带的一盒鲫鱼汤,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鲫鱼是她父亲从河边钓的土鲫鱼熬制。


很多个早上,拐姐老公都会早起,做三明治当早餐,也为拐姐准备好中午要带的饭食。


老公的炒莲白,总是按家乡的习惯放生清油,炒熟也是一股生清油味道。拐姐委婉提醒,第二天还是生清油味道,爱的生清油味道。


而另一位宝藏同事茂茂,每天带的午饭都是女朋友做的。"他女朋友把他经由得太好了"。至于某天,常年吃外卖的马绍尔也带了巨一大碗藕汤。不用猜,是另一半做的。



“晚上十一点,下楼寻找一只洋葱”


20出头,每天坚持带饭,皮总自己做的泡菜炒饭在办公室小有名气,擅长烹饪。


十多年前薇薇安正是皮总的年纪,还在新东方补英语,就开始习惯自己做饭。住在亲戚家空房子那阵,她就在屋子里炒蘑菇,弄番茄炒蛋,吃了一遍又一遍。因为受不了外面吃一顿贵得不像话。


一个夜晚十一点过,薇薇安心血来潮想要做寿喜锅。冰箱中的食材中,啥都有,就差一只洋葱。薇薇安下楼,寻觅。


在一家干杂店,老板笑,“哈哈哈哈,都这一夜了还买洋葱”。又走了几个路口,在一家烤鱼店,薇薇安向老板提出,“卖我一只洋葱”。老板爽快,“送给你。”那真是一锅特别的寿喜锅。



现在的薇薇安,忙。有父母的帮衬,也已经很少自己做饭,更别提午饭。已过午饭时间,办公室最不能忍的那个人说,“我们点个啥外卖”?薇薇安和一群人才开始想随便吃点啥。


而像我这样,每日有母亲大人备好午饭,只管装盒打包背来,站在办公室“御膳房”的顶端,但也困惑。


“我这就成妈宝男了?”“我妈厨艺一般,吃了只能吊命,我不敢喊、不能喊的苦,谁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KX4Em8BMH2_cNUgtg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