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绝对是我们最熟悉的邻国之一。
传说,在秦朝时方士徐福东渡开创日本的历史,而在历朝历代的历史中,日本都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得国家,两国之间也互通贸易,茶道、剑道等等都传入了日本,甚至在某些时刻,日本还曾作为中国的附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令我们对日本印象深刻的事件,一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国土的无情践踏,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狼烟、哀鸿遍野。
最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侵略中国,妄图实现所谓“大东亚共荣”的春秋大梦也碎了一地。战后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但紧接着凭借着美国的帮扶和自己内部的经济改革却很快恢复了元气,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可在日本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国内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并不算大的国家却又一次撑过了灾难,这背后的原因都在于日本在困境中选择了一套正确道路,并将这种做法沿用至今,使得日本的经济能够的得到持续的发展,这一条道路又是什么呢?
日本
十九世纪时,日本的经济仍旧算不上发达,因为国家领土面积问题,导致日本一直都是农业国家中的一员,一直得不到资本注入去发展经济与实业,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理道路,为了不断壮大自己,日本开始了向外扩张的计划,而他选择的第一批目标就是清政府掌控下的中国和一海之隔的朝鲜
那时的清政府内部腐败不堪,民间生活困苦,内忧外患都在这一刻爆发。由于日本舰队对这次战争蓄谋已久,所以不出意外的取得了胜利,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仅赔款还拱手将自己的土地送给了日本。正是在这样的资金流入下,日本逐渐有了跻身世界列强国家、发展国内实业的基础。
甲午战争
到了20世纪初,得益于甲午战争的白银收入,日本已经大致完成从资本主义国家到帝国主义国家的转变。这一时期,日本内出现大量卡特尔、辛迪加形式的垄断资本,遍布在轻、重工业领域,使得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在这样强有力经济的推动下,日本的野心逐渐扩张,贪婪的眼睛逐渐盯上了不远处地大物博的中国。伴随着德国法西斯纳粹挑起战争的势头,日本也迅速进驻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侵略战争。经过多年的艰苦战斗,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一方土地,在1945年,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
战败后的日本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战争失败导致国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工厂停工倒闭的数不胜数,灾民饥民遍地皆是,日本的经济甚至一度回落至明治维新前的水平。但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快速恢复了元气,仅仅用时几年就重回经济大国的行列。
这样的辉煌持续到了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一场经济危机的来临,又一次将日本的经济击得粉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资本强国在纽约展开了会谈,最终决定让美元介入汇率市场,这样的决定导致日元在内的其他货币迅速升值,按照原本的币值来比较几乎升升值了一倍。
日元
而日元升值就意味着国家的出口业面临着损失,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选择了扩大内需。先是选择调整利率,各大银行直接降低利率,而这一降就是五次连降,让百姓不再愿意存钱,而是选择花钱,同时也将贷款的利息下降,同样的时间里,能借到的钱更多。
在这样的经济刺激下,很多日本人的手里有了大量的闲置资金,有了钱的他们开始了在股票与房地产上的投机生涯。这就导致了日本各地的地价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地上涨,一时之间无数高楼平地而起,房价地价堪比美国。
而这些土地的所有者因为账面上有了大量资金流通,也开始放心消费,使得经济更进一步发展,全国的经济都呈直线上升状态,可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状态下,危机却悄然来临。
1989年,日本的各项经济指标迎来了最高峰,可也是在这时,由于实业跟不上飞速发展的虚拟经济,导致资金出现断裂痕迹,日本的经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同一年,一路飞涨的股票也开始出现下跌趋势。
1991年开始,日本政府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干预市场,最大的做法就是提高利率,而这就让社会整体经济出现了大量的亏空,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了下落势头,土地价格的下跌使得许许多多依靠土地抵押贷款的银行出现无法弥补的资金空缺。
多年来累积出的经济泡沫开始逐渐破裂,1500万亿的日元在很短的时间内化作乌有,日本经济就此一落千丈,足足二十年没有发展。
日本经济泡沫
泡沫经济被引爆后,日本陷入一片低迷,许许多多千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银行负债者,而更多的中小型银行则由于大量的资金亏空一夜之间濒临破产,成千上万的日本平民与企业家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甚至还有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面对着举国上下的颓靡,日本政府开始实行一些能够挽救经济的政策,这其中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实业”。这里说的实业,范围十分宽广,可以囊括到生活中的每个产业里,如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其实实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渗透进生活里的产业来创造资金流动,这样才能进一步弥补上房地产泡沫经济所带来的亏空。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在日元贬值后,日本努力发展制造业,凭借出口价格低的优势来恢复经济。
下一步就是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首先是开放国家债券,然后大力推行公共事业投资,还修改银行法案,让货币的流动性增加,但这几种方法却收效甚微。
日本制造业
在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危机时,许许多多的制造业厂商也开始学着在逆境中寻求生存,这其中必比较有名的有松下、三菱、索尼等公司,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反而将重心放在了提升科技水平、努力提高科技上,这样为将来的经济复兴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然而最重要其实是一个字,“拖”。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需要时间来进行填补,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填补的。上面的政策固然有效,只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泡沫经济破裂带来的亏空,终究是天方夜谭。
在历史上,日本的这二十年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不禁会让人开始思考,这二十年里失去的是什么。其实从今天看来,日本的经济虽然处在高速发展中,但仍旧没有了当年的繁华景象,这“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丢失的不光是资本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由于错误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时间上的丢失。
在现在社会里,十年时间就足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很多东西了,更别说二十年里会有多少机会从日本的指缝间流逝。好在日本政府在看到危机后及时止损,并且将发展实业作为了第一目标,而没有继续沉迷于股票、债券等虚拟经济。并且将发展实业延续至今,使得日本这样一个不算大的国家能够在泡沫经济的危机里生存下来。
日本实体经济
那么实体经济究竟有何种魔力能让一个国家转危为安呢?
其实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比作是一个大厦的地基,只有地基真正意义上的稳固了,上层的经济建筑才能够屹立不倒,而在泡沫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目光都在上层的虚拟经济上,想通过投资股票、房地产来让钱生钱。
这样的做法也就导致了上层的经济发展过快而地基不稳,不足以承受虚拟经济带来的压力,所以在泡沫经济破裂后,才会出现那样巨大的损失。
日本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手段来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并且他们真正意识到,虚拟经济应该是为实体经济而服务的,适当的虚拟经济可以拉动实体经济,但两方的不平等只会酿成惨剧。
如今,距离日本经历泡沫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将近40年的时间,这些年里日本凭借发展实业的政策逐步完成了经济恢复,并且在这样政策的推动下完成了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日本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国家能在世界排行榜上位居第三,这也就难怪在今天,日本仍旧将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要的政策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