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锦老人讲述与智障儿子的故事。崔根元 摄
陈立权手臂上文着两个手机号。崔根元 摄
“他手臂上有两个手机号码,是文在手臂上的,这让我们有点惊讶。”高邮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张斌说。
3月25日凌晨1时许,张斌和辅警曹俊根据群众报警,在高邮开发区清水潭度假村附近接回一个50多岁的智障男子,在向该男子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发现他的手臂上竟然文着两个手机号码。通过其中一个号码,民警联系上了智障男子的家人,将该男子送回家。次日,记者随民警到该男子家中采访得知,这个独特的文身背后还有一段让人泪目的故事。
智障男子深夜迷路,手臂上竟文着手机号码
3月24日晚9点多,高邮市民李先生(化名)骑着电动车下夜班途经高邮开发区清水潭度假村附近时,看到路边有一男子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十分危险,于是停车提醒对方注意安全,却发现对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家在哪儿。无奈之下,李先生拨打了报警电话进行求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张斌和辅警曹俊立即赶往现场,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已是深夜11时许,张斌到附近买了方便面和火腿肠泡好,该男子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吃完了。就在张斌再次准备向其了解情况时,该男子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伸手去解左手的衬衫袖扣,并将衣袖向上挽起。
这时,张斌发现该男子的左手臂上文着两个手机号,他立即拿起电话拨打了第一个号码。
“你们是不是看到我儿子了?”电话刚一接通,便传来迫不及待的询问声。经过一番交流,张斌了解到对方是该男子的父亲,叫陈兆锦,家住在40公里外的汤庄镇上。
被张斌带回派出所的男子叫陈立权,今年50岁,是智力残疾人。由于其父今年已79岁高龄,来派出所接人不太现实,张斌和曹俊在问清楚地址后,立即开车将其送回到家中。
不孕夫妻发现领养的儿子智障,仍视如己出
在智障人员和老人身上留下联系牌或黄手环是通用的办法,为什么要将电话号码文在手臂上呢?昨天,记者见到了陈兆锦老人,找到了答案。
陈兆锦是一名退休教师,与妻子结婚后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后来从镇上一户人家领回一个4岁的儿子,取名陈立权。
孩子领回没几天,陈兆锦便开始教他学习认字。但是,孩子不但记不住他所教的内容,而且说话也很困难。陈兆锦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了解情况,对方突然想起,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里墙倒过一次,砸到过其后脑部。陈兆锦立即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最终发现由于孩子小时候脑袋受伤,出现智力障碍,确定为无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
“既然当时将孩子领回来了,这就是一种承诺,承诺了就要兑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陈兆锦说,他们夫妻一直视这个孩子如己出。
儿子经常走失,养父将手机号码文在其臂上
陈立权的吃喝拉撒,都由陈兆锦夫妻照顾,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虽已是中年男子,但智力依然停留在儿童水平。
10年前,陈立权突然开始喜欢出门玩,时常迷路找不回家。为防止走丢,陈兆锦制作过黄手环、联系牌等,佩戴在儿子身上。可是,儿子不是将手环给扯下来,就是将联系牌给扔了。有一次,陈立权走失20多天,才被找回家中,陈兆锦夫妻害怕了。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儿子往后总这样走丢可如何是好?
有一天,陈兆锦和一名在宝应的亲戚聊天,得知宝应有个文身馆,当时高邮还没有这样的店。陈兆锦一下子有了主意,立即带着儿子乘车赶往宝应找到这家文身馆,将手机号文在了儿子的手臂上。
陈兆锦告诉记者,当时纹了两个号码,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儿子姑姑的,孩子姑姑的手机号已经换了,自己的则一直不敢换。为了在儿子走失后能及时让别人发现这个联系电话,陈兆锦反反复复教儿子走失后要将衣服袖子挽起来。就这一个动作,他也是一直不停地教,儿子才记住了。
陈兆锦说:“儿子的未来我已经想好了两条路,一是在我的侄子里面,如果有谁愿意照顾我儿子后半生,我就将房产过户给他,作为补偿。二是如果他们都不愿意,我就将房子变卖,把钱交给养老院,让他将来在养老院养老。”
通讯员 姚君妍 记者 崔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