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畅《小小的愿望》,讲述少年最后的心愿,网友:接地气
由著名电影导演田羽生执导的青春喜剧电影《小小的愿望》。讲述青春期少年的懵懂与悸动、暖暖兄弟情还有面对死亡应有的态度都在电影里展现,让观众更加了解看似内向实则无比阳光彭昱畅饰演的18岁男孩高远。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淡淡的哀伤,用了许多的笑点来化解死亡的沉重,凸显友谊的可贵、青春的美好与亲情的温暖,很多地方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在极具喜感的情节中,放声大笑,并在最后也流下眼泪。
电影里的男主角高远突然患病,一进医院就躺了好几年,身体渐渐不能动弹,后来病情更是严重到全身基本瘫痪,只剩脑袋可以思考,这种可怕的病症叫渐冻症,缩写为ALS,俗称渐冻人症,前几年的在网上大热的冰桶挑战,就与渐冻人有关。
片段伊始,一位漂亮姐姐惊艳登场,看呆了愿望三兄弟。而高远坐在轮椅上,看着漂亮姐姐的眼神也非常有戏。这一片段在影院引起全场观众的笑声,观众一方面对高远面对漂亮姐姐时青春悸动的神情好笑不已,一方面也感叹于彭昱畅将青春期少男面对成熟异性的微妙心理表达的入木三分彭昱畅的微表情非常真实,眼神会演戏。
谈及饰演高远这一渐冻症患者的角色,彭昱畅表示只能用面部表情演戏其实很有压力:"虽然他不能动,但传递的感情要更充沛。"导演田羽生曾在活动中提及,彭昱畅根据角色需求自创了一种"喉结演戏法"。有网友评价:"彭昱畅演技真的赞,只靠面部表情就演的这么好,太给力了!"
而《小小的愿望》的主演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都更符合国人的审美。颜值不是最重要的,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点,至少让你看起来舒服。
彭昱畅版比韩版原作更好的一点,就是完全没有令人不适的镜头,比如韩版会有吐口水这种画面。如果硬要把这种细节当成优点,我希望国产电影还是不要有这种恶趣味画面。
《小小的愿望》里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更接近,被网友评价更加的"接地气"。《小小的愿望》保留了原作许多经典的画面,例如轮椅翻沟里,被扇巴掌,吓到女学生这些片段等等。
同样的,也加了不少我们自己本土的特色,例如摩托车超载被罚,会有交警叔叔出来制止,这一段制造笑点的同时,也顺便普及了交通意识,完全是两全其美,韩版原作并没有这段。
电影里,徐浩、张正阳都是高远最好的朋友,他们三人从前形影不离,是真正的朋友,够义气的好兄弟,在高考之后的暑假,徐浩和张正阳时常去看望高远,还带他去了海边,想要给他惊喜。
徐浩和张正阳想尽各种办法,想让高远开心起来,结果他们好心办了坏事,轮流折腾了高远一番,还差点害他被海浪卷走,最后三人疲惫不堪。
年轻的时候,人做事都很冲动的,不考虑太多,想到就去做,信誓旦旦想要让高远快乐,没想到弄巧成拙,害他发了烧,并被高远母亲狠狠教训了一番。
后来,徐浩和张正阳在知道高远的心愿是谈一场恋爱,成为真正的男人后,费劲心思去帮他实现心愿。
他们去联系了同学录里的女生,想让他们帮忙,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他们为朋友做的傻事,表示出了鲁莽、冲动和幼稚,却也是青春最闪光的一部分:能够为了自己的好朋友、好哥们儿,全力以赴,赴汤蹈火,哪怕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青春的友谊比起成年人的勾心斗角与利益纠葛,总是显得更简单更纯粹,也更牢固,如果有人能把你当作兄弟,并肯为完成你的心愿而努力,那么他们一定是你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热情、稚气、天真、充满荷尔蒙的往事永远值得记住。
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虽然只有5.1的评分,但是不否认他也有很多精彩的、让我们记住的瞬间。笑点和泪点都很密集。在生死面前,不管是即将失去生命的那一个人,还是陪伴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去度过这一段时光呢?本片中的高远提出想要谈一场恋爱,就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实现这个愿望而努力,使得身边爱自己的人不至于那么痛苦。然而高远还是在病魔的折磨下离开了这个世界,高远走了,在那个夏天远去的时候,永远离开了,只留下当初为他热血的朋友,泣不成声。
而在电影里出现的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每10万人中大约有4~6人有可能患有这种疾病。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元因为人类尚不知道的原因慢慢变性,随着这些运动神经元的慢慢死亡消失,肌肉慢慢失去运动的能力,一点点的萎缩,直到死亡。绝大部分ALS患者都是成年以后发病,这样一种获得性疾病,意味着一个人慢慢失去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最开始,可能只是无意中发现手指不那么灵活,然后是没有办法单手拿茶杯,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没有办法梳头,而那种正常人极其轻松的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的潇洒动作也渐行渐远,再也不能完成,所以要珍惜当下,珍惜亲爱的家人和真正的朋友,感恩一切,好好活着,活在当下,别给青春留下那么多的遗憾,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你认真地生活。
如果年轻的生命注定要凋谢,是不是应该给还在世的人留下一丝宽慰,高远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愿意这样做,他想要他的好朋友们不留遗憾的活下去。如果注定不能同你们在一起,就请记住他最美好的样子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