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汶川
10月24日,为贯彻落实全省和全州文旅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天府汶川生态康养慢生活度假区建设,召开了汶川县生态康养旅游发展专家座谈会。
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
一个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
好山好水好人好风情
那么,如何让汶川生态康养旅发展更好?
对此,国内文旅专家齐聚汶川
为汶川文旅发展献计献策
会上,专家们究竟释放了哪些关键信息?
跟着小游,一起看看!
齐聚汶川,共话文旅产业大发展
10月24日下午,汶川县生态康养旅游发展专家座谈会召开。会议围绕汶川如何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如何建设天府汶川生态康养慢生活度假区和“两大目的地+两大内环线”,以及怎么承办好2020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等开展座谈交流。
会上,每位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和知识为汶川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献计献策,专家们纷纷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给出了很多有见地的专业建议。同时,汶川县委县政府还向专家们颁发了聘书。
指出新问题,给出新思路
那么专家们,都提了哪些干货呢?
齐 晓 波
——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助理
要充分认识到康养汶川发展的特殊性,汶川不仅是四川的,也是国家的。在康养汶川打造中,要站在国家层面进行思考。认识汶川旅游发展的意义,不仅是产业的贡献,更要承载了汶川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认识汶川旅游的特殊性,要遵循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提前谋划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康养旅游打造中,做好康养旅游的顶层设计和空间圈层的部署,构建康养汶川的温暖体系,逐步推进汶川旅游格局重构。
刘 开 榜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
创业期的汶川已经过了,现在正处于努力爬高新阶段。发展康养汶川要聚焦,就是把产品做实、做精、做强。在整个产品打造中,以生态作为背景,旅游村镇、林区旅游产品配套联动,提升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
杨健鹰
——成都宽窄巷子总策划、成都健鹰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
汶川旅游的思考,一定是简单、简洁而轻松的,一定要做到巧投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有支撑地落地,有系统有战略地实施。文化没有“翻译”成产业之前,都是陷阱,一定要找到文化的产业机会。要相信创意、相信思想,千万不能做成一个老年人的汶川。康养汶川,一定是一个高时尚、国际化的汶川。
“5·12” 的汶川,是生态、生命、生活的汶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廊,汶川是具备高度的地方,在养生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灵魂,抢占高地,进行突围,将汶川打造为养生、养智、养业、养文、养心、养魂的汶川。
李 梅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会长
康养文化的发展,必须高举生态环境的大旗。一个地方越发展,越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好了,也有利于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是小众,也可以是大众的。生态旅游体现在管理上,汶川可以形成自己地方的条例,把景区无限放大的责任放下来。
当下,汶川的感恩、体育和休假,用什么产品来支撑,这个问题回答好了,汶川旅游就起来了。目前,包括汶川在内的很多地方都没有摆脱观光旅游,在观光中加入体验元素,整合旗舰产品,打造快乐汶川的IP,给外地游客一个来汶川的理由。
庄万禄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来也股份公司副总规划师
汶川大环境好,但要把这条江治理好,要把安全形象竖立起来。完善康养体系,加强山林草水路、阳光空气和温度等生态环境体系。完善产品服务系列,至少应该有两个健康管理中心。康养旅游最大的特点是重复消费,要重视客户的体验,营养师、理疗师、护理师、针灸师、泡脚等服务都应该有。在发展康养旅游中,抓住老年人,不放过中青年人。针对服务对象的特点,找到抓手和经营店,提升服务,提供好产品。
刘 洋
——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副总裁、成都行知探索文化旅游董事长、成都双遗体育公司总经理
在大成都“西控”的大背景下,汶川旅游打造中,把都江堰和汶川链接起来,进行整体营销和打造。在水磨小镇的打造中,我们把它打造为一个时尚的,符合年轻人喜欢的旅游目的地。
阿 登
——成都阿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养汶川在打造中,要把生态康养变成人文康养。汶川的历史文化是很厚重的,如大禹文化、藏羌文化等,在打造过程中要收集、整理,提炼文化的精华,挖掘地方人文历史,寻找落地途径。发展文创产品,把文创产品打造为汶川的一张名片。
真知灼见,轮番“把脉”
以上,就是专家们的重要意见了
小游想说,会议全程内容太多,干货太多
只能选取部分了
对于如何高质量建设
天府汶川生态康养慢生活度假区
欢迎更多的你
来为汶川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旅游改变汶川,汶川发展旅游
汶川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幕早已拉开
未来的汶川
请与汶小游一同期待!